岳藏舟看着顾峘咬下了第一口红薯,好像终于听到了心中一块石头落地了。“我名藏舟,今年十六,应该比你小,随便称呼小岳就行了。”
“庄子云,夫藏舟於壑,藏山於泽,谓之固矣,然而夜半有力者负之而走,昧者不知也。所以事物要不断变化,不能顽固自守。这是个好名字。”
顾峘慢条斯理地吃下了小红薯后,缓缓说出了岳藏舟名字中的典故,想要说岳藏舟必然出自书香世家,才想起来这年头哪还有什么世家。像是想到了自己的出生也不知道该怎么继续说下去。
不过岳藏舟今生还是第一次听到有人能这样说出他名字的出处,你在大街上随便问问,有人能顺口背出庄子的这一段吗。这顾峘再一次让岳藏舟吃惊了,于是他看顾峘的眼神也带上了一点深意,难道他是未名大学中文系的学生,“顾哥好学问,我都记不全这句话呢。莫非你是中文系的学生?”
☆、第十二章
岳藏舟终于通过一个烤红薯打开了与顾峘的友谊大门。说实在的他对顾峘真的有些好奇,都说人身上的气质很玄妙,就像有些人穿着陈旧的衣服,但是仍旧能从他们笔挺的脊背中看出蕴藏的风骨。
没有疑问顾峘就是这样一个人,他与岳藏舟随意地坐在花坛边上,当他吃完了烤红薯,从衣服内侧的口袋中拿出了极为干净的手帕,这块手帕的一角上绣了一朵淡绿色的蔷薇花,它的陈色来看已经不新了,但被烫的很平整。顾峘用手帕擦了擦嘴角,然后叠好了又放回了口袋中。
这一连串的动作顾峘做的很自然,一点都不造作。在这里纸巾仍未普及的年代里,用手帕很正常,但像顾峘这样的却很难得。只见他穿着一身军大衣,下头套上了一条大棉裤,脚上是一双没有换的布鞋,但岳藏舟看着这一幕觉得他似乎穿越了时光,仿佛回到了民国旧时,坐在面前的是某个世家公子,与友人约在了某个花园洋房的庭院中吃了一顿下午茶。
岳藏舟好像忽然看懂了,就连顾峘鼻梁上架着的那副有些不合脸庞的大框眼镜,都没有能挡住这人骨子里的老牌风度,四分儒雅、三分谦和、两分认真,还有那一分与这个世界的格格不入。所以,岳藏舟一贯的搭话在他这里才会卡壳了。
如果说岳藏舟是乍一看的平易近人却实则深不可测的神秘,那么顾峘则是天生带着一种无法和尘同光的特别,他的身上仿佛带着不属于这个时代的烙印,就算再去遮掩也难去其一。
“我是未名大学考古系的学生,今年大四就要毕业了。”顾峘似乎没有感觉到岳藏舟的打量,他的经历让他养成了并不擅长与人打交道的性格,却能直觉地判断对方是否心怀善意,也是这样的直觉才让他在最弱小的时候,在最艰难的时代中活下来并长大了。“我做武打龙套半年多,是熟人介绍来赚些小钱的。这些年坊间学习气功的人多,却多半是皮毛,练习不到根本。刚才我说的是真的,练武要趁早,你现在开始学也没有大成的可能了,不过强身健体倒是可以的。”
岳藏舟却从顾峘短短的几句话中脑补了一堆东西。
首先能够看出来顾峘的这种气质绝不是大街上随随便便一把抓的货色,有内涵一定要有时间的沉淀。可是往深了一想就懂了,在如今的中国大陆里会有真的书香世家子弟存在?别忘了二三十年前发生过什么事情,那场大革命中被斗的最凶狠,下场最惨烈的不是别人,越是有文化有底蕴就有更有可能面临灭顶之灾。多少人在批斗中支撑不了自杀了或者疯了。虽然岳藏舟没有亲眼见过,但他亲自体验过流言逼死人的威力。
如果顾峘真的出生在一个那样的家庭,那么一定难以逃过一劫。而且极其有可能家中的亲人都不太好了,要不然为什么一个大学生会来做武打龙套赚零用钱。同时,他那种与人不热络的性子也一定与成长的环境有关。按照时间论,他的童年正好是那个十年,生命中本应该最无忧无虑的日子,却一直在沉重中度过。童年决定了人的性格形成,那么如今的一些不和世情也就讲得通了。
顾峘不知道岳藏舟把自己的家庭状况与成长经历猜了一个七七八八,他有些找不到话题只能问,“岳学弟,你看上去不像是京城人,也是在这里上大学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