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谢创作的歌最多,而且他除了自己创作之外,也会教我写歌,我书架上一半的书都是老谢推荐的。”

“我选季老师,因为《迷雾》的创作周期他的状态很不好,受家庭因素的影响,包括后来专辑发行之后也遇上了麻烦,这些对他都有影响,只是他不会把这些事情说给我们听。”

“也因为季老师的基础当时还不够好,他真的是一点一点慢慢学,才把《无声告白》这首歌写出来的,写《跃》那段时间他还要准备新电影,他应该是我们几个人里最忙的。”

面对记者镜头的时候,方屿和陆苇两个人表现得尤为正经,一些季晏自己都忘掉的细节他们偏偏记得很清楚——事实上,《迷雾》和《在23岁》两张专辑的创作都不是外人想象中那么简单,方屿和陆苇都有崩溃的时刻。

但他们总是记得伙伴们努力的模样。

从这个角度看,季晏其实也是一样。

因为伙伴们在努力,他们不想落后于对方,也不想成为组合的累赘,在不知不觉中就会变得更努力一些。

季晏时时刻刻感受到谢鸣轩他们对自己的偏爱。

……

《歌坛》对采访的总结进行得很快,在将最终稿件给dw娱乐核对后,采访文章以最快的速度登上了杂志3月份的电子刊。

这一期的主要内容就是对“翼”的专访,因而封面人物也是“翼”。

由于“翼”以往在时尚杂志上露面更多,粉丝们买到这期《歌坛》时甚至有些不太适应文字远远多于图片的排版,但慢慢地,把这期专访读下来之后,粉丝们对“翼”更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