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燕嫁的是周佳先。

周佳先二十八岁,农活样样精通,人缘很不错,见人说话三分笑,走起路来哼着小调摇摇晃晃,挺和善诙谐的一个人。

至于为啥还是光棍?

因周佳先父母去世的早,在爷爷去世后,大伯大伯娘主持分家,他只分得两间破旧小土房,一个破箱子,两亩旱地,穷的叮当响。

生产队成立,连两亩旱地都上缴。

没好房子没好家具,除去当上门女婿,谁家也不愿意把闺女嫁给他。

有一两家这么问过,可周佳先也算个有骨气的汉子,娃娃都可以跟女方姓,就是不愿做上门女婿!

叶奶奶蹙额道:

“张老爷子看得是他的能力,年底生产队他一人可挣得二十多块钱。生产队成立前,佳娃子也是挺勤快的人,两亩地打整得漂漂亮亮,恐怕存底也有一些。”

甜妹儿眨眼睛,心里好奇碧山村办喜事是啥样子的。

当天晚上,谭家明显不服气打擂台,决定在同一天娶亲,他们私下用三麻袋的红薯与数只麻雀、水磨坊使用权等,娶了周佳先堂哥家的大姑娘,据说还未满十八岁,标志一枝花。

补充一点,周佳先堂哥的妈,也就是周婆婆,曾经因为溪沟里的黄鳝,还曾用拐杖敲打甜妹儿两下。周婆婆与张老爷子还因门前那棵树生过间隙。

次日早上,这消息一出,韩燕成为前未婚夫的堂婶婶,乱七八糟的关系,引得三个村一遍哗然。

张老爷子气得脸色铁青,厉声道:“以后纺车、榨油房、打谷桶啥的,那家人不许再用!破旧农具也找谭家帮忙修去!”

认真说起来,榨油房本就是张家的,张队长自是点头同意。周家悔得肠子都青了,却被谭家捏得死死的,不敢反悔,生怕两边都得罪,倒是后竹篮打水一场空。

碧水村与碧山村的关系,也因此事,再次陷入僵局。

作者有话要说:叶子:越来越接近过年,仙女们开开心心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