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有了“儿子”,或许,双方都能松一口气了。

果然,知道老婆生了个儿子,谭父也就彻底搬到书房去住了。至于孩子,就让老婆好好抚养。

在他看来,女子抚养孩子,本就是分内之事。不然娶老婆干嘛呢?不就是为了生孩子、带孩子嘛。

他本就是个纯书虫,除了书,别无所好。

自小,他的父亲就告诉他: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既然“颜如玉”都有了,你还要老婆做什么?

娶老婆,除了生孩子和带孩子,似乎没别的用处了。

只要儿子生了,也就彻底不用管了。

他的父亲就是这么做的。

并且也是这么教育他的。

所以,谭父生了谭玉,就觉得完成了传宗接代的任务,没再跟谭母亲热过了。

甚至,他连对谭玉都没那么关注。

因为在他看来,孩子有老婆照顾就好了。等孩子长大些了,他这个做父亲的,教些做人的道理,就算不枉为人父了。

就这样,谭家以这种神奇的模式相处,并坐吃山空。

是真的坐吃山空。

因为谭家虽然在几代之前是个官宦之家,但为官还算清廉,并没有积攒下多少金银财宝。

后来,那当官的祖先卸任,儿子却没有跟上,读来读去就是考不中举人,便只能始终吃老本。

下一代,也是读来读去考不中举人,依然只能在家里坐吃山空。

……

因为谭家人生性老实,都不会做生意什么的。而且他们也看不上种地或者做生意之类的事,觉得“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只把关门读书当做头等大事。

这群人的固执,让原本就不富裕的遗产,雪上加霜。

一代又一代的挥霍,终于,到了谭玉这一代,已经连温饱都成问题了。

当然,谭父并不知道。

因为这个温饱问题是谭母解决的。

当初娶谭母的时候,谭父就把家里的财产全拿出来了。因为对他来说,娶老婆生孩子是那时候的头等大事。

至于完成那大事后,生活能不能继续,则不在他考虑范围了。

后来娶了谭母,这个家就交给谭母管了。

谭母本就是穷人家的女儿,各种节约。吃苦什么的,完全不是事儿。

所以,这些年,也一直过了下来。

但,其间,离不开谭母本人的辛苦。

谭母年纪并不大,正值盛年,所以也不介意抛头露面去挣钱。

毕竟,家里很多时候都没米下锅了,不出去挣钱又能怎么样?

谭玉刚穿越过来的时候,看到这样的家庭,有些无语。

起码,她做不到再像以前一样,只坐在那当米虫。

因为谭母的辛苦她看在眼里。

虽然谭母并不算自己真正意义上的母亲,自己刚来,还不完全能代入母女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