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父嘴巴还有些刁,经常皱眉问妻子:“怎么今日又吃粥?太稀了,经常要跑茅房,我看个书都看不安稳。”
作为一个读书人,说这些话肯定是尴尬的。
如果不是实在逼得没办法,谭父也说不出来。
对于他而言,确实是逼得没办法了。
因为,天天喝粥,真的太难忍。
以前家里还有个老奴,天天给他做饭,也是变着法儿换口味,以让他吃得好点,看书时心情好点。每日吃的米饭和菜,几乎是不重样的。
后来为了娶妻,就把那老奴卖了,一来凑彩礼钱,二来,反正老婆娶进来了,自然也就有人做家务,老奴也可以省了。
谁知,这老婆厨艺差得很,天天给他熬粥。
他是真受不了了。
谭母有些尴尬。
但还是低头道歉:“是奴家的错。回头就给老爷做干饭。”
“嗯。”
谭父应了一声,也不再多说,继续一手拿书、一手哪筷,便看书边吃粥。
谭玉有些看不下去,开口:“家里都没钱了,哪里能煮干饭?有稀粥喝就不错了。就这,还是娘去给人洗衣服赚的呢!”
对于这些不知惜福的男人,没必要惯着。
谭母万万想不到谭玉会说出这样的话。
她先是惊呆了。继而赶紧扯了扯谭玉的胳膊:“玉儿你胡说什么!别跟你爹开玩笑!”
“嗯?”
谭父有些奇怪,终于停止了看书,看向自己的妻儿。
谭母还在描补:“老爷你别听玉儿胡说。她跟你开玩笑呢。放心,奴家下顿就做干饭。”
谭父这才微微舒缓了脸色。
对于儿子的玩笑,他不是很懂。
不过既然妻子这么说,那就是不用自己操心了。
看他这样,谭玉更气。
直接转向谭母:“你说什么呀?别乱许愿好么!下顿做干饭?你拿什么做干饭?家里就那点米,你下顿做了干饭,那明天吃什么?!”
家里的米是一定的,如果用来熬粥,还能吊着命撑两天,撑到谭母给人家洗衣服的人家给她结报酬。
但如果吃干饭,那就一顿吃完了。
吃完后,明天怎么办?
谭父这才回过神,发现事情不简单。
“什么意思?家里没米了?”
他又看向谭母,有些斥责之意:“家里没米了,你怎么不出去买?”
呵。
谭玉几乎倒吸一口凉气。
真是笑都笑不出来了。
怪不得自古就有“何不食肉糜”的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