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都得推翻重新来。
脑子说着你行你行你一定行,手指却说,不,我不行。
贺琦年拍拍他的肩膀鼓励道:“不怕,你就试试看,你看人苏炳添,换了起跑腿,直接跑出一个亚洲百米纪录!”
盛星河咆哮:“那可是苏炳添!”
贺琦年也咆哮:“你可是盛星河!”
第五十八章
“胡闹!”这是林建洲听后的第一个反应,“他都跳这么多年了,你让他怎么改?我们国家就没有右腿起跳的先例!”
盛星河心里头冒出的那一簇小火苗瞬间就被这一大盆冷水给浇灭了,换起跳腿的这个想法确实有些离谱。
贺琦年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就因为没有所以才要尝试看看啊,在福斯贝里出现之前,这世上还没有跨越式跳高这项技术呢!”
“你不要偷换概念,星河现在最大的障碍不是技术不是体能而是心态问题,且不说肌肉记忆的重塑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先例你让他上哪儿学技术去?”
“和左腿一样啊,只是需要一点时间去调整他的肌肉记忆,没有不代表不可行。”
两人就这个问题争论了好半天,贺琦年劲头足,直接上杆,粗略地测算了一下步数,绕顺时针助跑起跳,2米20的高度是一次过的。
林建洲抱着胳膊:“你再跳个五次看看,要不落杆我跟你信!”
其实贺琦年在第一跳时就已经感觉到身体越杆的角度不对,左脚起跳时,身体很轻,在空中是平稳的,换了方位,整个人的重心更偏向于左侧,他的大腿是擦着横杆过去的。
果不其然,第二跳就落杆了,之后几次连续失败,助跑的步伐大小和弯度确实很难把控,就像是回到了刚练跳高的那个时候。
刚开始练习,大部分靠的是瞬间爆发力和运气,只有练久了才会形成肌肉记忆。运动员的身体就像是一台经过精密加工的仪器,步伐的把控、起跳的力度、越杆的角度每一项都精确到一个完美的标准,这标准难以塑造,难以打破。
就像球星能够闭眼投三分一样,凭借的就是肌肉记忆。
林建洲转身离开,边瀚林却道:“先试试看吧。”
意思就是死马当成活马医,就像贺琦年说的那样,不放过任何一个突破可能性。
盛星河去找了测算的仪器和胶布,蹲下测量,在每一个助跑步点以及起跳位置贴上标记。
他莫名地想起了自己刚加入学校田径队的那天。
夏天,阳光刺眼,温度极高,教练也像这样蹲着,用粉笔在地上加深每个标记点的印记,脑门上的汗水顺着鬓角哗哗哗地往下淌,背心都是湿的。
教练说:“其实人生就像跳高一样,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坎,你别看这横杆的位置定得那么高,可当你勇敢地跳起来,会发现它根本没你高。”
运动员这个职业和大多数职业不一样的地方就是失败多过于成功,他们的青春被汗水和泪水浸泡,糅杂着迷茫、孤独和痛苦,反倒是铸就出一副副钢筋铁骨,他们坚韧、执着、不遗余力。
问他们累吗?
十秒入睡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