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页

邵箐夹鱼的手一顿:“何二公子,他终于来了?”

无怪她用了终于二字,实际安阳郡距州治所谷城虽颇远,但正常行走快则六七天,慢则十天左右,怎么都得到地方了。邵箐从大病到现今,已快一个月了,这何二公子仍未见人。

并不是他刻意怠慢魏景这个新晋股肱,而是他路上被耽搁了。

何三公子痛失安阳郡,怎肯善罢甘休?趁着对手一派意得志满之际,在宜梁郡大动干戈,据闻闹得比安阳郡还严重些,日前才平息。

何二公子这才接着往安阳郡来了,先前送信,预计明后日就到。

故而邵箐不意外,她担心的是另一件事:“夫君,那何二公子见过你吗?”

越往上走,其实越担心这个问题,然幸而这益州实在是个山高皇帝远的地方,魏景摇了摇头:“前些年,我一直在北疆。”

他甚少回京,而千里路迢迢,益州的大小官员绝大部分是一辈子都没机会去京城的。偶尔有去的,也和他照不上面。

但若问益州有人见过他吗?

答案是有的。

那人就是益州牧何允,每年岁首朝贺之后的赐宴,何允作为一州之长,位置是距离皇帝不远的。也就是说距离魏景不远,肯定能把人认出来。

除此以外,就再无旁人了,毕竟朝贺赐宴不是谁都有资格出席的,更甭提坐在能看清帝后真容的位置了。

说起这个,邵箐又担心另一件事:“夫君,那明年岁首朝贺,你不也得去?”

各地州牧,郡守,俱在朝贺名单内,仇恨屈辱暂且另说,魏景可是绝不能与曾经的熟人照面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