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这样吧,有了第一个车间,第二个车间还会远吗?
这些事姜宁都是吩咐田斌去办的,她本人开店营业,同时还往店门外再次贴出招工告示,招聘熟手女工。
哪怕会使缝纫机的人比例不高,但耐不住西河坊人流量大,告示上明确写了工资待遇,应聘的人不少,一天少则两三个,多则七八个。
应聘的活姜宁实在忙不过来,于是就交给彭弘毅了,他打理加工场已经有一个多月了,很认真很负责,就算缝纫机没实际操作过,也能轻易胜任考察手艺这工作。
他看人也有自己的一套,按照姜宁给的条件选人,不足一旬就招满了三十名女工。
女工一被聘用,次日就上班,后院那七台缝纫机连同原料仓库也一起挪了过去,方便统一管理。
姜宁这边非常忙,管理人手紧缺,姜红兵就把胡国川还回来了,赵向东许卫国介绍的那四个老战友早陆续到位,他那边人手挺充裕的。
多了一个人,姜宁立即轻松不少,她考虑了一下,留着田斌在店里帮她的忙,彭弘毅胡国川就暂时都放在厂子那边,等上轨道后再回来一个。
厂子从无到有,又招了一大批新女工,必须多放个人看着。
除此之外,作为第一批女工的石小兰等人,已经升级为小组长了,除了做好自己工位的活以外,还得顾及整个小组的进度与质量。
当然,她们是干得非常高兴的,毕竟升职加薪了嘛,管着一组五六个人,七人神采奕奕,走路虎虎生风,连上班得多步行半小时也毫不在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