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页

孙甜甜也看不过眼,“这物资短缺还没彻底过去呢,咋就娇贵成这样了?”

青椒炒牛肉,放在哪家餐桌,都遭不了嫌弃。

她摇了摇头,“你们说余杏花和朱美娟,这是为了啥?”

陈夏笑了笑,压低声音道:“当然是为了钱和粮票啦,不然你当谁是贱皮子?”

没利益,谁愿意长久捧一个人,大家都是大学生不是?

孙甜甜诧异,“咱们不是有补助吗?她俩也不缺啊!”

这年头上大学,不但不需要花费一分钱,每月还能领国家的补助,饭菜票和钱,加起来二十块钱出头,在经济实惠的食堂里,就算男生也是足够的。

“你呀,就是命好。”

姜宁笑了,“甜甜你是不知道,咱班里还有好些同学,是把钱和票节省出一部分来,寄回去补贴家里的。”

就算再节俭,也比家里吃得好,不少家庭条件困难的同学,这不自己努力省省,然后争取让家里宽裕点的。

余杏花和朱美娟来自比较贫困落后的农村,家里条件不好,两人的衣服被褥都是洗得发白,有些还缀了补丁。

这属于一种另类劳动吧,因为陈夏见过,丁倩有时会出钱出票,请二人吃饭的。

姜宁认为,只要没移了本性,没干坏事,权当打工好了,她对这种事情看法挺宽容的,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不妨碍其他人就没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