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部尚书陈金老神在在的看着地板,仿佛是在研究大明匠人的手艺似的。本官什么都没听见。
而一边的谢迁则是一副低头想要偷笑,又不敢的样子。
谢迁,明宪宗成化十一年状元。历任翰林修撰、左庶子,弘治初进少詹事兼侍讲学士。
他与刘健、李东阳同辅政,政绩卓著,时人云“李公谋(李东阳的谋略),刘公断(刘健的当机立断),谢公尤侃侃(谢迁的能言善辩)”,为当时世称的“天下三贤相”之一。
所以,太子是个什么品性,谢迁怎么会不知道。在他看来,太子主动请乞东宫侍学讲师,用脚指头想都知道此事反常,陛下应该不会答应的吧?
所以他这谢侃侃一边看戏就好,他才不参与。
弘治皇帝一听,心中都惊了。因为弘治皇帝真的没有想到,这儿子啥时候这么与自己合拍了。
弘治皇帝已经动念把许本山调出来,只不过一时间弘治皇帝没有想好往什么部门调。
今天太子一出现,弘治皇帝才发现,对啊,还有太子宫啊。
太子身边的官,重要吗?辅佐一国储君,当然重要了。
但是,真的有多重要?
又不用太子监国,根本影响不了时政。
放了进去,大臣们可不会像六部那样,激烈的反对。
更重要的是人到了太子宫,他弘治皇帝就可以一日三餐的去吃了。
弘治皇帝可不是小屁孩朱厚照,以为人抢到手,才是他的人。
对弘治皇帝来说,这重要吗?这天下的官儿,哪个不是他的臣子?
他让臣子做吃的,许本山会不做?
这绝对是不可能的事。
只有朱厚照这样的小孩子,才会有那样幼稚的念头。
不过弘治皇帝没有表露出什么,反而露出愈发严肃的表情,问道:“你是太子,是储君,可知君无戏言?”
朱厚照是作死小能手,别人见君父,是唯恐说错了话,他偏不,他反着来,只听他信誓旦旦道:“儿臣所说句句当真,父皇不信,儿臣便摸着自己的良心,和父皇的良心向祖先们立誓。”
嘶--弘治皇帝倒吸一口气,这瓜娃子是没打够啊。
司天监,就听说他乱立誓,现在还来,还要拉上他一起,向祖先立誓。
祖先啊,在古代是差不多与天齐了的存在。
弘治皇帝当场就嗔怒道:“成何体统!就让许博士同值东宫讲学吧,若你不有所长进,无需誓言,朕定不轻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