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滴滴血液喷溅到张易之的白袍上,他皱了皱眉。
不知何时飘落一片槐树叶,青翠的叶子落在肩膀上,迅速被白袍的鲜血浸染。
张易之停住脚步,转头注视着那棵干云蔽日、苍翠挺拔的槐树。
天下人都知道,陇西李氏的槐树已经有四百多年历史,默默见证了李家出类拔萃的人杰,也看过许许多多家族败类。
张易之朝槐树缓缓鞠了一个躬。
敬拜李家祖上的英雄豪杰。
……
陇西李氏老弱妇孺被关押着,朝廷大军还在郡城内到处搜查逃窜的余孽。
陇西李氏家族议事堂。
金碧辉煌的厅堂,张易之抬头看着墙壁上挂着一块牌匾上书——
厚德载物。
他眯了眯眼,“将那副匾掀下来,换成数典忘祖。”
“是。”亲卫立刻督办。
张易之跨入大堂,高坐首座,扫视着堂内一件件青铜古器,目光却停在普通的黄历上。
今日,宜安葬移柩入殓除服。
“真巧。”
他面无表情喃喃道。
不一会,几个将军入内,询问道:“王爷,剩下的俘虏……”
“嗯?”张易之截住他们的话,声调冰冷:“应该不需要我教你们做事吧?”
几人瞬间脊骨发寒,咽了咽口水平复心头颤栗,相继点头。
“立刻将族谱带过来。”
话罢,张易之挥挥手。
几人连忙离开,他们还是有些恍惚,这个贵不可言、不容亵渎的祖地,竟然已经沦为地狱。
所谓的门阀望族,也不过如此。
他们走后,沙叱忠义押着两个人过来。
“启禀王爷,他俩是李唐子孙。”他抱拳道。
张易之闻言,目光扫视着二人,淡淡开口道:
“毕竟跟陛下沾亲带故,交由她老人家处置吧。”
“呵呵……”那个面容方正的华服男子讥笑一声,咬牙切齿道:
“张巨蟒,何必假模假样,既然将无辜者屠戮殆尽,不缺我们兄弟二人!”
张易之不置可否,平静盯着他:
“做事情要名正言顺,李唐并非出自陇西李氏。”
顿了顿,望向沙叱忠义,“他们是谁?”
沙叱忠义久在朝堂,当然认识,要不然也不会在屠刀下救下两人。
他回道:“李承乾两个儿子,李象和李厥。”
“哦。”张易之轻轻颔首,神色并无多少情绪:
“押解回朝,交由陛下一言定之。”
“张巨蟒,你暴虐残忍,一定会遭天谴的!”
李厥愤怒异常,眸子怨毒。
张易之眉锋陡然凌厉,凝视着他,冷冰冰道:
“你爹李承乾逼宫造反,牵连了多少无辜,他们是不是抄家灭族的下场?”
“倘若没有陇西李氏护佑,你们二个能苟活至今?”
“现在羽翼突然崩塌,觉得很无助悲哀是么?”
“住口!”李厥满腔怒火恨天怨地,咆哮道:
“今日你之所为,他日必将应在自己身上,你全家都不得好死!”
透过窗户昏黄斑斓的落日,映红了张易之冰凉入骨的墨黑瞳仁,他缓缓起身,接过亲卫的长刀。
“杀了一万人,岂会在意多杀一人?”
张易之走到李厥面前,盯着对方眼里的恐惧,毫不留情挥刀。
鲜血溅在李象的脸上,眼眶通红的他仿佛留着血泪。
“你呢?”
张易之平静的目光对准他。
李象拢了拢耳旁苍白的发丝,嗓子沙哑道:
“那个女皇帝也容不下我,何必再进神都城被她羞辱?”
张易之没说什么,将刀递给他。
李象额角青筋暴起,拳头紧攥,又慢慢松开,颤着手臂接过。
“你下场会更凄惨,历史已经证明过了。”
他直视着张易之,突然咧着嘴笑。
连祖父都不敢去做的事,你张巨蟒做了,岂会有好结果?
死也就罢了,还要遗臭万年,遭史书唾弃!
张易之俊美的脸庞也露出一抹冷笑,寒声道:
“我想生生扯下豪阀手里的肉,可你们不给,那我只好连人一块杀了。”
“终有一天,世家门阀会消失,从我手上灭亡。”
张易之脸上有些阴森的冷笑转瞬即逝,很快他又恢复了淡然:
“看样子你也没遗言,那尽快上路吧。”
李象脸色阴晴不定,最终如释重负,悄然挺直腰杆,死盯着这位权倾天下的郡王,哈哈大笑道:
“我在天上看着,看看寒士政治能不能代替世家门阀制,看看你张巨蟒的最终下场!”
他的笑声,疯癫而苍凉,无比悲壮。
说完一刀横着往胸膛劈,胸口处被割出一条深可见骨的血槽,鲜血涌出,浸透衣襟。
他倒在地上,黄昏中,犹有些余晖洒落在屋顶。
好像听见了,风过陇右。
如泣如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