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妨。上次魔气暴蹿之事,可有消息?”
墨尘音沉吟片刻,道:“赭杉,封印当日脱离道境之人并非你吾。”
“意料之中。以魔界行事作风,必有后着。”
“可还记得吞佛童子?”
“嗯……是他?”
“没错。”
赭杉军一语道出心中疑惑:“吞佛童子既受命解封,为何时至今日方有动静?此事令人不解。”
“确实,吞佛童子一向效率惊人。吾百般打探,发现他的行迹很快消失,想来他也遇到变故。
“吞佛一日存在,魔界便随时有破封可能。”
墨尘音继续述说自己打探到的情况:“未必然。万圣岩一莲托生大师,好友你还有印象吗?”
“坚持渡魔成佛的圣者,自难以忘却。”
“他不久前圆寂了。”
“嗯?”
“但他圆寂之前,曾与吞佛童子出现在同一所在。他圆寂之后,吞佛不见其踪。另有传闻,当年吞佛初至苦境,曾大肆虐杀佛门高僧,却莫名销声匿迹。”墨尘音慢慢说出心中猜测:“吾想,二者之间或许有所关联。”
“若真如此,一莲大师功德无量。”
“……此事暂且按下。是福是祸,天意自有定数。倒是好友思虑过重,明日再让千雪来听你教诲如何?反正你闲来无事,传承玄宗道法,也算功德无量。”
“哈……她进展如何?”赭杉军闻言不禁一展愁容。
玄宗在当年大战中的死伤姑且不提,封印至今,即便有朝一日破封,只怕也是人才凋敝。尽管尚有一些三境分支同修幸存,修为却与总坛精锐差距不小。
若能以此残身为玄宗留下传人,确是有所价值。
“能让你倾力教授之人,进展自然可喜。不过也该好好感谢她之前的师长与她数十年如一日的勤奋。”
“听你口气,似乎又有收获。”
墨尘音脸上露出明显的喜色:“最近几日切磋,吾观她不出十年便可修出道印。”
“哦?”赭杉军难得地勾起一抹欣慰笑容:“祝贺好友你了。”
“耶,你出力甚多,吾岂能独占这份功劳。”
道印,在玄宗是极其特殊的存在。它象征修为的程度,且是身份识别的证明。凡修为达到一定高度的弟子皆有道印,每一人的道印都各不相同。
要获得道印,一是拜入师门,修为获得首肯后由师尊亲自赐下;二是自己勤学悟道,日积月累,突破瓶颈,自行形成。
墨尘音本待观察一些时日再决定是否给风千雪加持道印,不料她数日前有所觉悟,突飞猛进,隐然有自得道印之势。
“数百年沉寂,不想时至今日仍有欣慰之事。天意曲折,不可预料啊。”
“嗯。唯不知她的血亲之劫可否化解。”
赭杉军提起另一件忧心之事。
谈及此事,墨尘音也略显黯然。
“她并非崎岖之命,但看她的造化吧,希望天公作美。”
伯藏主大概在辰时苏醒。
腥湿的水汽萦绕鼻端,或重或轻的浊浪时不时冲入狭小空间,漫过伤处,激起一阵阵刺痛。
这是海岸线上一处狭缝。
多亏了这道狭缝,让他能勉强藏身,保命不死。
身世之谜,越是需要揭开越不愿揭开;追寻之物,越是想要找到越无法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