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4章

谢婷瑶并不反对慕容博前往淮城,国难之际,皇族应当身先士卒。

慕容博停下脚步,谢婷瑶拿起放在一边的圣旨递了过去。

当圣旨展开,上面的内容便是慕容博称帝的旨意,圣旨一共三道,想必老三慕容斯也是有的。

在圣旨中夹着一封信,写着博儿亲启。

是父皇康健帝的字迹。

慕容博走回床榻边缘坐下,犹豫了片刻才将信拿出。

“博儿:

见字如面,父为帝王,皆为康国而计。

莫怪为父不应父子之诺。

汝为守成之君,却生不逢时,父已让四全转告清儿,封你为南王,封地浙南。

父走后,你兄弟四人应躬谦友爱,万不可离心离德。

君子立世,应勤修德行,不为私欲移志。

落笔之时,父思如潮,人生路漫,道阻且长。

血脉亲情,厚如磐石,惜未尽人父之责,然世事难两全,徒留怅叹于心。

浙南乃康国粮仓,繁华之地。

婷瑶与你情深,愿汝勤勉,不负始终,余生顺遂。”

唐暮暮一直看好的都是慕容清,康健帝与其相谈。

三道遗诏,慕容博能够继位的机会非常渺茫。

康健帝独独给慕容博留下了这封信。

并让四全公公将口谕说与慕容清听。

父爱之深,从给出浙南便可见其厚重。

若西戎打入康国腹地,最后的防线便是浙南。

往昔一幕幕在眼前浮现,慕容博反复读着,不觉已经泪流满面。

手绢拭去慕容博的眼泪,谢婷瑶心里同样难受的厉害,她却极力露出笑容道。

“别难过好吗?

如果博哥哥想哭,便大声的哭吧。”

紧紧抱着谢婷瑶,慕容博嚎啕大哭起来。

“父皇!您怎忍心抛下康国,儿子不要这皇位,什么都不要。

我只要您回来。”

再也没有疼爱他的父亲了,仿佛雏鸟出笼,慕容博总是想在康健帝面前证明自己。

论势力,他没有老二慕容天大,论智谋隐忍,他没有老五慕容清强。

就这么事事都想两全,造就了优柔寡断的性子。

面对康健帝的偏爱,慕容博有恃无恐的同时,更多的则是担心自己无法给父皇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