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二章 澎湖的消息

怒海覆清1852 董王不懂 1337 字 3个月前

张远芳因为对未来的极度憧憬,而变得兴奋起来,甚至就连他黝黑发皱的脸颊都变得黝黑起来。

钱不是问题,这句话从董良的嘴中说出来容易,但是听到张远芳的耳中却非常的舒适。

这个时代的学校,包括此时欧洲的那些大学都极度缺乏经费的保障。

战乱不断,让各个国家将主要的资源都投入到了军队的建设之中,各国在教育上的投入都少的可怜。

在欧洲,那些学校的主要经费来源于贵族和资本家的捐助,能否得到捐助看的是运气,这样的经费来源是没有任何保障的。

在满清,除了府学县学之外,一般的书院也是靠捐助度日。

现在董良统一将其纳入到官学提供保障,他们如何能不高兴。

最开心的还是那些私人书院的学生,他们一下子成为了官学的生员,能够享受到免费读书的待遇。

一千名生员,这怕是要将东番岛所有的年轻读书人都囊括进去了。

既然是见面会,董良自然也要倾听他们的声音。

不过问题基本上都被赵国栋提完了,其他的人只能说一些歌功颂德的逢迎话。

董良还与张远芳制定了一个培养计划。

《告华族同胞书》将要纳入新学堂的教学课程。

同时新学堂还要加入一些新的内容,比如算数和科学。

董良将物理、化学、生物知识统一纳入到科学课中,作为新学堂学生的必修课程。

同时他也跟那些读书人说明,以后华族的读书人不仅仅可以去做官,还有很大一部分人将去做教师。

甚至有人要去做研究,做工程师。

而华族政府会将这些岗位统一纳入到官员的管理体系中。

即使你去做教师,同样有品级,也有可能成为官员。

这相当于是打破了不同职业之间的壁垒,让读书人有更多而选择。

不过董良的时间比较紧张,华族政府现在极度缺乏官员。

张远芳对整个东番岛上的读书人情况了如指掌。

他建议董良不如在东番岛上组织一场恩科考试。

董良更喜欢称其为官员选拔考试,但是张远芳等人的意思是依然叫科举考试。

只要修改考试的内容即可。

董良想想也是,科举科举,科学举士,这个名字其实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