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高气爽,大雁南飞,一辆辆马车顺着前两年刚刚铺成的水泥路面向着着城外行去,这些马车的规制明显不俗,最后面的也是朱轮青幨,前面的,要么是金幨红盖,要么就是红幨红盖,乍一看,还以为是宗室女性集体出行。
事实上也差不多,这一行女子中,起码也有个乡君的封号,不过,除了为首的那个之外,其他的都不是真正的宗室。
这些自然是风瑜可卿她们一行,可卿如今已经一十多岁,秋收刚刚结束,她们庄子上的各种作物还有各种器具,都大放异彩,即便是最挑剔的人,也得说负责这些事情的女子都是国之栋梁,别说什么巾帼不让须眉了,那等须眉男儿,遇到这等女子,简直应该羞愧得去zisha!因着她们立下的功劳,徒景辰不仅将她们一一册封,还给了恩典,开放南山行宫半个月,许她们尽情游玩,这才有了这般盛况。
风瑜这些年拿出了几种土化肥的配方,不过在工业时代到来之前,这些土化肥其实产量也有限,所以,风瑜找了海商,从那些候鸟经常落脚的海岛上开采粪石,这些粪石粉碎之后就是上好的肥料,加上各地皇庄上培育出来的杂交良种,如今一亩地能产水稻七八百斤,小麦四五百斤。虫害也是个问题,风瑜一方面搞出了人工孵化技术,让民间可以用更低的成本养殖鸡鸭等家禽,将家禽散入地头,啄食各种害虫,另一方面,又弄出了一种虫梳,用这个在地里面梳理禾苗,就能将附着在禾苗上的虫子梳出来。
现在农业技术的发展已经在倒逼钢铁冶炼了,毕竟,那些农业机器虽说有的可以用木头,但是很多关键的地方还是要用钢铁的,如今柳芾已经破除了驸马不得领实职的潜规则,正式领了工部的职司,带着一帮人热火朝天地搞起了小高炉,然后琢磨着先将煤炭变成焦炭,好提升炉温,提高钢铁的质量。柳炯也跟柳湘莲一起按照风瑜给的提示,琢磨着能不能先搞个能投入使用的蒸汽机来。
这也让许多读书人无所适从,说这些都是奇技淫巧吧,但是似乎整个大齐从上到下都能从中得利,最重要的是,从民间到官场,工匠都开始吃香起来,工部那边,好些原本只能埋头干活,一个不好就要背锅的大匠一下子就成了香饽饽,以至于翻身做主了,不再被那些上头的官吏辖制,有了极大的自主权,相应的,所得到的名声和收入也提升了许多。毕竟,本朝又没有强行绑定职业,也不能说你给工部做了大匠,就不能再在别处做了,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不说江南那些富商大贾,便是京中那些宗亲勋贵,一个个瞧着两个公主府的动静,都是眼珠子发红。如今天下太平,朝堂上也没多少事情,对于这些宗亲勋贵来说,也没法争权,那不就只能逐利了嘛!比起那等兼并土地,巧取豪夺的手段,找些能工巧匠,再有一些好主意,甚至哪怕就是跟着两个公主府跟风呢,只要速度足够快,都能攫取足够的利益,而且也不会伤了名声,谁不乐意呢!。
另外就是在地方上,大家也不一门心思只想要读什么圣贤书了,毕竟,科举这种事情,真不是那么容易的,三年也就是三百个进士,一百年也才一万个,而如今大齐有多少人呢?已经是破亿了,也就是说,一万个人里头,都别想有一个进士,这里头还得去掉那些世代书香的人家,对于寒门子弟来说,十万个人去参加科举,都未必能中一个进士,底层百姓更是如此。
因此,对于中下层来说,现在更划算的就是在蒙学里头读几年书,认识一些常用字,会基本的算术,然后进那些大作坊,跟着老师傅学手艺,学个几年,工钱就几乎能满足一家人的生活了,若是再娶一个自个有纺织机或者是在织坊做工的媳妇,那么,一家子就算是成了当地的殷实人家了。若是有资质,有运道,能做大匠,那就更了不得了,哪个工坊出了个大匠不得供着啊!
儒家本来就是一个一直在不断改良的学问,因此,现在儒家的学问开始以空谈为耻,开始讲究实学。尤其,民间女子在经济生活中开始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理学便开始变得不合时宜起来。原本前朝中后期,心学出现了兴盛的情况,但是一直以来,心学并没有成为主流,也就是在民间讲学罢了,而如今,心学打着知行合一,格物致知的名头开始卷土重来,朝堂上,也有许多人转变立场,变成了心学的拥趸。一些家中本身就有各种作坊,或者是与这些行当有着一定联系的学子,更是也开始研究起了这些学问。
他们这些人原本基础不错,又见识广博,还找来了海外传教士带来的各种关于自然科学的书籍,觉得别人翻译得不准,还自己翻译。另外,风瑜和可卿撰写的一部分教材也难免外流了一部分。
不过,比起他们这样暂时还很难成体系的学习,这些年陆续投入到可卿风瑜门下的那些女子进度还是要强许多的。像是黛玉,要不是因为是臣子之女,也不会仅仅只是册封了一个郡主。实际上,风瑜曾经建议给个正经的官职甚至是爵位,给女子封爵并非没有先例,秦汉的时候都有这样的事情。以前这些人还没有现在这些女子的功劳呢,怎么她们能封爵,轮到现在就不能了?
徒景辰对此倒是挺有想法,在他看来,无论男女,只要能给自己做事,那封谁不是封呢?相比较而言,给女子封爵其实成本还更低一些,但是,这种事情,在朝堂上却是很难通过的,所以,得缓缓图之才行。像是郡主、县主、乡君这样的册封,在朝堂上通过却很简单,说白了,这些册封听起来好听,实际上没有实权,也不需要支出太多,甚至,更多的支出是从宗人府走,所以,即便是再食古不化的人,也不好多说什么,毕竟人家做出了这样大的贡献,你连这点名位都不给,那你才做了多少事情,又怎么有脸面忝居高位呢?
对于这群女子来说,她们倒是对如今所得到的待遇已经是心满意足,毕竟,她们从来没想过,女子也能因功封爵,如今能靠着自己的能力,而不是靠着自己的父兄得到如今的地位,她们已经能够扬眉吐气。
只是叫人诟病的是,这些女子在有了一定的地位之后,压根就不乐意出嫁了。
像是黛玉,林家这边倒是非常开明,当初允许黛玉跟着可卿搞农业,就做好了一辈子养着黛玉的准备。何况,就像是丰国公主许诺不嫁之后,顿时各项待遇愈发水涨船高,哪怕很多人知道,长宁公主干得不比丰国公主差,但是在许多事情上,还是差了一点。黛玉作为林家女,跟外嫁成为别家妇,一个是给娘家带来荣耀,一个却是给夫家带来荣耀,区别大了去了!
其他人家有见识的也是这样的想法,与其花一大笔嫁妆将女儿送到其他人家里做牛做马,还不如留女儿在家里呢,她自个有俸禄,有名声,有能力,在家还能继续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嫁人之后,这些年的辛苦就只能是夫家名声上的一个点缀,如我家如何如何,人家于国有功的县主乡君都抢着嫁……这不是掉价嘛!
也就是一些半上不下的人家为此发愁,他们家里养个女儿,很多时候其实就是为了有个好亲事,结果如今女儿比儿子还出息,儿子出去了,都要被人笑话,然后还有些不怀好意或者根本就是满肚子坏水的人明里暗里挤兑嘲讽,顿时就后悔起来,觉得女儿再出息有什么用,到了这个年纪还嫁不出去,简直就是耻辱云云。
对于这样的人家,可卿的做法就是,直接找了徒景辰,给这些女子赐宅赐产,让她们可以单独立户,谁想要来叽叽歪歪,你也要有资格上门才行,你能借着血脉亲情一次两次上门说教乃至辱骂,难道还能十次八次上门不成!
像是薛宝琴,她母亲和兄长倒是对于她不嫁的事情没什么意见,毕竟当年出过梅家的事情,薛宝琴难免对婚姻失去信心,何况,薛宝琴如今也是乡君了,她很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资质其实在一众女官中算不上出众,因此这些年来,只专攻于一样作物的改良,那就是玉米,这种作物也是海外的舶来品,这个时候,其实产量很一般,一根杆子上能有七八个穗,但是玉米穗并不大,上面的玉米粒也是稀稀拉拉,因此民间其实并不乐意多种。薛宝琴运气不错,找到了几种性状比较突出的亲本,通过数年之间反复杂交,终于培育出了一种大穗、早熟的硬粒玉米品种,一下子将玉米的产量提升了一倍多,通过测试,最后发现,玉米比起稻麦更耐存储,风瑜又尝试着用玉米芯制糖大获成功,如此,玉米的经济价值就一下子提升了一大截,薛宝琴因此获封乡君。
这时候,梅家舔着脸上门重提婚事,被薛家拒绝后就在背后各种诋毁,薛氏族人也想要从中分一杯羹,见薛蝌不同意,也是各种小动作不断,等到圣上赐下宅邸之后,薛宝琴就干脆带着母亲搬了过去,薛蝌也在乡君府旁边买了个宅子,带着妻儿住了过去,这才省了许多麻烦。
薛宝琴春风得意,薛宝钗那边却是一地鸡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