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大明劫》传庭死,大明亡(下)

他李世民也想大唐传个千秋万代。

大唐的群臣们也希望多给子孙留下一些基业。

说到底能够一心为国为民,大公无私的人若是历朝历代都有许多,那圣人便不是圣人了。

大臣们能把国家放在心中第二,已经是忠臣、贤臣、良臣了。

不过好在,他大唐立国之初,这种土地兼并的情况还不严重。

“这明太祖制定军户制度,只从天幕只言片语中理解,似乎与我大唐的府兵制有所相似。”

“只不过这户……”

只是隐约察觉到不对劲却并不了解军户制度的李世民,也只能暂且放弃这个讨论,转而向另一个更重要的问题。

“众位爱卿以为,这历朝历代难以解决的土地兼并问题,有何办法?”

这种事,明朝有,大唐就一定有!

李世民可不觉得自己的政策就一定比朱元璋想的长远。

李世民也不由心中庆幸。

‘还好如今是王朝初年啊。’

看着手底下大臣们开始认真思考讨论起来,真心想要为大唐解决问题,他也不禁思虑。

倘若他站在崇祯的那个位置上……

这种问题是万万不能在朝堂上问出来的,一切事情只能徐徐图之。

天下人都在欺骗你,想要一己之力对抗整个系统性的崩溃,这难度,对于一个长在深宫里的皇帝来说,实在是太高了。

便是他也没有信心一定能够解决。

不一会儿,房玄龄便主动站出来,开始讲述自己的想法。

“陛下,臣有两策。”

“其一为均田,其二为限田。”

“一则为我大唐将土地按照数量、肥沃程度与丁口分给百姓。”

“二则为我大唐应该限制富户所持田亩数量,不可超过规定……”

“……”

大唐群臣们认真讨论这相关的问题,思虑解决方案……

【“当年我把李自成打的只剩一十八骑的时候,穿的,正是这甲胄。”】

天幕上,孙传庭的妻子正在给他披甲。

万朝观众这才知晓,原来李自成也曾被逼上绝路,而这天幕上的孙传庭,正是当初将他打的大败的‘功臣’。

不知晓这样的将军,为何会沦落进入牢狱。

天幕上飘过弹幕作了解释。

【李自成势大,再也不是当年被孙传庭打的到处跑的流贼了。】

【崇祯太着急了,秦兵都是新兵,武器装备粮饷全都不足,输了怪不得别人。】

【孙传庭入狱三年,不清楚外面局势,万万没想到崇祯和朝中大臣们这么废物,让李自成短短两三年就从被打的只剩十几人发展到几十万,一上任就傻眼了。】

【为啥闯贼越剿越多啊?笑。】

天幕透露出来的信息并不少。

也让许多朝代的观众们意识到了问题。

大唐。

“三年啊。”

“可并不短了。”

并不赞同天幕上所说的短短三年的说法,李世民思绪仿佛回到了当初自己十几岁起兵征战之时。

“大业十一年时,隋朝局势尚未完全恶化,可大业十三年恐怕就已经无可挽回了……”

“战机稍纵即逝,莫说两三年,到了关键的时候,就是两三个时辰,都有可能决定国运。”

李世民并不为明朝感到惋惜,只是觉得有些好笑。

这用了又关,关了又用,用了再怀疑的行为……

不过,这孙传庭的忠君爱国思想,倒是让李世民感到十分不错。

“是个忠臣良将,就是可惜了……”

从不嫌弃自己手下人才多的李世民有些羡慕。

“也不知晓这位先生表字是什么……”

对于这样的人物想要用上些敬称的李世民不想直呼其名,却并不知晓他的表字。

大秦。

嬴政对于这些兼并土地的事情感触明显不如后世王朝的皇帝深刻,毕竟后面两千年的土地制度,从他这里才算是刚刚确立。

“三年……”

反倒是,这简短的数字和不过转瞬即逝的时间,让他提高了警惕。

几乎是一瞬间,就又想到了自己大秦的国运。

“我大秦自建国以来,数百年历史,便是从自孝公开始算起,也是历经数代努力,方才一统天下……”

嬴政叹了口气,虽然自从他发动统一六国的战争算起,直到灭掉六国,只用了短短十年。

可其中却包含了秦国历代先君的努力。

三年……

对于嬴政而言,太短太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