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初年前后,安思顺所在突厥部落破败,跟随伯父安延偃及诸堂兄弟逃离出来,投奔同姓亲族安贞节,时任唐朝河东道岚州别驾。安贞节之父为安道买,曾任代州北面的平狄军副使,由于与安延偃同行的有其侄儿安思顺和安文贞,还有安道买的长子安孝节。安贞节非常感激安延偃救助其兄,遂相约两家子辈为兄弟,安禄山年约十岁少年,与堂兄安思顺虽无血缘关系,但是从小感情亲密。
此后不久,安思顺应募从军,来到唐朝与吐蕃长期对峙的陇右边防前线,不久就崭露头角。吐蕃军以十万之众,侵犯临洮军,游寇兰州、渭州,大肆抢掠唐朝的牧监马匹。唐军在左羽林将军、陇右防御使薛讷指挥下,反击吐蕃,大破其军。当时,受薛讷节制的唐军将领有王晙、杜宾客、郭知运、王海宾、安思顺等。朝廷诏命封赏抗击吐蕃的有功将领薛讷、郭知运、白道恭、杜宾客、杨楚客和安思顺等人,安思顺以右监门卫将军、临洮军使升任洮州刺史,兼莫门军军使,并赐物二百段银三百两钱五十万。莫门军在洮州城内,管兵5500人,马200匹,自从伊始,安思顺一直在陇右边防任职。
大将王忠嗣节制河西陇右两军镇后,安思顺升为大斗军使,哥舒翰为副使。王忠嗣因遭权相李林甫诬构,被征入朝,诏命以安思顺充任河西节度使,以哥舒翰为陇右节度副大使,知留后事。王忠嗣的职权被一分为二,由其两位部将接替。
河西节度使统兵7.3万人,战马1.73万匹,其镇防任务是断隔羌胡陇右节度使统兵7.5万人,战马1万匹,镇防任务是以备羌戎。唐朝中央擢升安思顺为河西节度使的原因,一是他长期在河陇供职,习其物情,练达边务;二是他的种族,出自昭武九姓胡人,而凉州地处丝绸之路的咽喉地段东端,早在唐初,这里就已是河西都会,襟带西蕃,葱右诸国,商侣往来,无有停绝。
天宝年间,凉州城已有居民2.2万余户,居河西诸州首位,在隋唐时期,凉州与河西地区的群胡,具有雄厚的经济和社会势力。所以,安思顺与当地群胡在族类渊源上的自然认同感,就成为他坐镇河西履行职责的先天人和优势。
朔方军节度使张齐邱,因为发放军粮失宜,军士群起殴其判官,被左迁济阴太守,诏以河西节帅安思顺权知朔方节度使,改由宰相李林甫遥领安北副大都护、朔方节度使,以户都侍郎张均担任节度留后,坐镇理事。同时诏命河西节度使、鸿胪卿员外置同正员、摄御史中丞、权知朔方节度事安思顺罢朔方节度,加特进、摄御史大夫,仍与一子官,河西节度等余如故。
安西节度使高仙芝率领唐军与大食军,激战于怛罗斯城,死伤两万余人,惨败而退。高仙芝入朝,拜开府仪同三司、武威郡太守,代替安思顺充任河西节度使。安思顺闻讯,即委婉暗示河西群胡割耳嫠面请求留任,监察御史裴周南奏闻朝廷,制命复留思顺,改仙芝为右羽林大将军。朔方军副使蕃将阿布思因故叛归漠北,这使得遥领节帅的李林甫脸上无光,遂自请解其遥领,并推荐安思顺接任。
阿布思南下侵扰中西受降城之间的永清栅,被守将张元轨击退,阿布思被漠北回纥部击败,范阳节度使安禄山乘机招诱,降其部落,阿布思带领残部向西逃往西突厥葛逻禄部。安思顺与北庭都护程千里采取联合行动,派遣部将浑瑊提偏师深入葛逻禄部,经狐媚碛略特罗斯山,大破阿布思部众。阿布思被葛逻禄叶护顿毗伽执送于北庭都护府,程千里将阿布思押送京城,斩首示众,这是安思顺在朔方任上的大功之一。为了表彰朔方节度使、灵武郡守、摄御史大夫安思顺的功绩,诏命追赠其亡祖左玉钤卫郞将为武部尚书,亡父右羽林大将军安波注为太子太师。
一身而兼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的安禄山,以讨诛奸相杨国忠为名,在幽州揭旗造反,叛军步骑15万皆精劲边兵,一路向南,势如破竹,仅一月时间就渡过黄河,打破东京洛阳。唐军大将封常清一败再败,只好与东征元帅高仙芝退保潼关,据险而守。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但是,唐玄宗与杨国忠却一再低估叛军兵锋之盛锐和局势之严峻,又偏信监军宦官的谗言,怒斩封、高二将于潼关军中十二月,强令卧病在家的哥舒翰接替高仙芝,借其威名镇守潼关。哥舒翰虽坚辞不受,然无奈君命难抗,遂抱病赴任,统率仓促征调的二十万大军,坐镇潼关。
安禄山起兵反叛,致使天下动乱,国失太平,乃是十恶不赦的滔天之罪,太仆卿的安庆宗被腰斩,所娶荣义郡主赐死,遭受株连而被杀的还有安庆宗之母康氏等人。由于安思顺因有洞察之见,先奏之言,故而在安禄山反叛之后,免坐株连之祸,但他立即被征入朝,改任户部尚书其弟安元贞由羽林军大将军改任太仆卿。然而,平叛战事不利,局势继续恶化,当素来轻视怨恨安思顺与安禄山的哥舒翰被起用后,自知握天下兵权,有所论请,天子难违,遂誓志报其宿怨。
哥舒翰老部下、时任元帅府马军都将的王思礼,密说哥舒翰抗表请诛杨国忠,但哥舒翰不赞同对杨国忠下手,王思礼又说哥舒翰谋杀安思顺。于是,哥舒翰诬指思顺与禄山潜通,伪令人遗书,于潼关外擒之以献,并条疏思顺七条罪责,请诛之,安思顺与弟安元贞皆被赐死,家属徙于岭外,天下冤之。
后来,因为朔方军在平定“安史之乱“时功勋卓着,再经过大臣郭子仪的奏请,安思顺得以平反昭雪。
安思顺,西域安国人,粟特族,唐玄宗时期着名蕃将,右羽林大将军安波注之子。从军戍边四十余年,历任洮州刺史、莫门军使,迁河西节度使、朔方节度使、鸿胪卿,拜特进、御史大夫,成为朝廷干臣。“中兴名臣“郭子仪、李光弼都是其属下部将,深受朝廷的信任和重用,多次提醒安禄山叛乱,入为户部尚书。安史之乱爆发,受到哥舒翰诬陷,含冤被杀,在平定“安史之乱“中,朔方军功勋卓着,后来经过太尉郭子仪奏请,得以平反昭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