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洽,年少时倜傥不群,当上了县里的捕盗吏,后因违法,为县令所笞罚,险些送命,因此冒死从军。汴宋都虞候李灵曜占据汴州谋反,刘洽奉永平节度使李勉之命,率兵偷袭宋州得手,朝廷将宋州隶属于永平军辖下,经李勉奏请,授刘洽为宋州刺史。
刘洽被加封为御史中丞、宋亳颍节度使,建号“宣武军”。平卢节度使李正己死后,其子李纳匿丧谋叛,而其族人李洧以徐州归顺朝廷,李纳遣兵围之。朝廷下诏,令刘洽等诸军援救李洧,刘洽与神策都知兵马使曲环、滑州刺史李澄及朔方大将唐朝臣共同援救徐州,大破魏博、平卢军,斩首八千级,迫使其解围逃窜,江淮漕运开始疏通,刘洽因功被加为御史大夫。
此后,刘洽又克复濮州,收降敌将杨令晖,分兵攻略濮阳,招降守将高彦昭,打通了濮阳渡口。朝廷再次论功,加刘洽为检校兵部尚书兼曹濮观察使,加食邑四百户,旋即加授淄青兖郓招讨使及汴滑都统副使之衔。
唐德宗因“泾原兵变”而亡命奉天,人心动摇,而手握重兵的淮宁节度使李希烈叛变,刘洽与李勉、淮南节度使陈少游、东都汝州节度使哥舒曜等联兵包围李希烈,削弱其兵势。李希烈攻陷汴州,旋即再陷襄邑,刘洽所派精兵五千人全军覆没,叛军乘胜进攻宁陵,自宋州至江、淮地区,人心大为震恐,刘洽部下大将刘昌坚守宁陵四十五日,迫使叛军撤退。
德宗命刘洽兼任汴、滑、宋、亳都统副使,知都统事,都统李勉将部众全部交付于他,又加检校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此时,李希烈又派部下骁将翟崇晖帅兵围攻陈州,刘洽派刘昌与时任陇右、幽州行营节度使曲环领兵三万援救陈州。刘昌等大败翟崇晖于陈州之西,杀叛军三万五千人,生擒翟崇晖,李希烈闻讯后,只得退保蔡州,不敢再行入侵,刘洽趁势收复汴州。德宗加授刘洽为检校司空,再加陈州诸军行营都统,德宗特赐刘洽姓名为刘玄佐,兼任汴州刺史。
李希烈被部将陈仙奇毒死,朝廷论功,授刘玄佐的一个儿子为正员官。刘玄佐与陈许节度使曲环、鄂岳观察使卢玄卿一同入朝觐见,被加封为泾原四镇北庭等道兵马副元帅、检校司徒,增实封食邑八百户。
大将李晟与左仆射张延赏交恶,张延赏中伤李晟意图不轨,李晟受诬后请求辞位,德宗于是命刘玄佐与镇海军节度使韩滉从中劝和,使二人暂时和好。韩滉举荐让刘玄佐领兵收复河湟地区,德宗以此征求刘玄佐的意见,刘玄佐也表示赞成。韩滉去世后,刘玄佐因已经升任宰相的张延赏,免除了李晟的兵权,而愤怨不平、心灰意冷,不愿为朝廷效力,便推辞收复河湟事宜。
刘玄佐起于市井,深知人情世故,性情豪侈,轻财重义,经常厚赏军士,他加重税赋,使百姓益加困苦。宣武军的士兵从李忠臣开始就逐渐骄纵,有割据之心,至刘玄佐在位后期,士卒愈加骄横,为日后的多次兵变埋下祸根。
刘玄佐在任上逝世,时年五十八岁,手下将佐密不发丧,数日后朝廷方知,德宗为其辍朝三日,追赠太傅,谥号“壮武”,其子刘士宁继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