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6章 木屋如眼
木屋。
屋内极暗,窗户大开着,明月照耀进来,洒上一层银霜。
莫娘坐在靠窗的位置,她的确如信笺中所写的那样,是个在外表上看起来不那么符合世俗美的女子。
可是,世俗的美太狭隘了,莫娘的美却更加宽广。
世俗要女子有纤纤细腰,莫娘却膀大腰圆,一身的力气。
世俗要女子低眉如娇花照水,莫娘却言谈爽朗大气,眉宇间满是开阔之意。
莫娘的美,比世俗的美要更符合美这一定义。
莫娘坐在靠窗的地方,借着外边照耀进来的银霜,正在绣一面刺绣。她年纪轻轻便守寡,挑得来水,种得来地,也能绣得了花,样样都是十项全能。
针线筐子旁有一个小碗,碗中盛放着赤色的水。
莫娘时常将线浸泡在碗中的赤色里,等浸泡出颜色来了,再一一挑出来,放到窗边挂着,等风干了,莫娘再全部挑起来,用于刺绣。
窗外的风一吹,希衡和玉昭霁都闻到了某种血腥味。
他们都是久经战场的人,自然看得出来,那一碗赤色的水,无论是从颜色、从粘稠度、还是从气味来说,都是一碗极为新鲜的血。
希衡站起身,走过去。
她见到莫娘的绣面上绣的是赤色的花朵,这花朵栩栩如生,极为美丽。
希衡忽然想到了什么:“这就是圣花?”
专心刺绣的莫娘抬起头来,她确实也绣得眼睛都有些酸了,刚好休息一下,正好和希衡攀谈道:“对,这就是造福咱们情人谷的圣花,可惜我眼睛不是太好,只能绣一朵。要是年轻那会儿,我肯定绣上百八十朵,这种艳丽的花儿,就是要越多越好看。”
希衡抓到这话里的关键信息,假装好奇问:“圣花不只一朵吗?”
莫娘道:“我看着不只一朵,但是,贵妃说只有一朵。”
许是见希衡疑惑,莫娘又赶紧补充道:“贵妃说,我们在圣山所见的所有花朵,其实都是从圣花那一株分出来,有个成语叫做独木成林,放在圣花身上倒是恰如其分。”
正在说着时,三郎从厨房里出来。
他一手端着饭菜,一手掀开隔间的蓝布,笑着打趣莫娘:“娘子近来的学问越发好了,家常闲话之间也将成语用得如臂使指。”
莫娘嗔怪地飞过去一个眼神:“真是显着你了,大举人,你可别忘记了,当初你识字儿还是我教的呢。”
三郎的字确实是莫娘教的。
那时,莫娘新寡,家中没了顶梁柱。
公婆身子骨也不好,二弟是个性子冷淡的,早已决定好了入赘别家,甩开这一屋子的拖油瓶。
三郎性子古怪,但却重情重义,他那时不过七八岁,却跑了几次,想去河边当力工,帮着卸货,维持家里的开销。
莫娘追出去好几次,劝他他不回,跪他他不回,逼得莫娘活活用木板子一路将他打回来。
莫娘恨他不争气,他却说:“我在河边扛麻袋,就是最大的争气,家里才能有饭吃,难道让你一个新嫁过来的寡妇去扛麻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