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3章 地火勾天雷(三)

资料的极大扩充相当程度上决定了所有工作都要从头再来。

当黄欣推门进来提醒两人准备洗手吃饭时看到,王艾窝在沙发里正捧着一本温铁军的《八次危机》看的津津有味,手边还放着一本《何新经济学讲义》。而许青莲则坐在对面望着茶几上、地板上、书桌上山一样的资料发呆,时不时的还歪头挠挠她的小毛寸。

“这书怎么没有封皮啊?”黄欣没打扰许青莲,走到王艾身边好奇的问道。

“哦,还有几天才正式出版的。”王艾放下书:“这是送给领导看的,领导为了鼓励我们就把这书稿送了过来。”

黄欣接过书稿打开目录翻看了一下:“这书讲什么的?为什么送来?”

王艾呼出口气,坐在沙发上伸了伸腰:“从金融史角度从头构建中国经济学底层逻辑的。”

“底层逻辑?”黄欣吃惊的看向王艾:“这么说……”

“对。”王艾点头:“和我们异曲同工,都是不满于中国当代学术体系过于西方化、外来化的,试图从中国本土出发解释中国问题的着作,也是在实践中观察到了西方经济学和中国发展存在诸多不契合的问题后的反思和理论的系统重构。”

“那我可得好好看看。”黄欣顺势坐在王艾身边的沙发上:“深吗?”

“呃,怎么说呢。”王艾想了想:“资料详实、论证有力,行文却比较通俗。你要不看你就不知道,可你看完之后就会觉得好像也没什么,甚至会觉得我写我也行,嘿嘿。”

“评价够高的呀?”黄欣笑了一声:“能被立刻接受的只有逻辑非常自洽的观点。这么说,这位温教授有两下子?”

“别的方面不知道,但这本书是立住了,再说领导送过来的能是水货?”王艾笑了下,想了想又道:“我觉得领导能把这本书稿特意送过来,主要是理解了我们的设想,认为我们和这位温教授一样都想用中国人的语言说中国人的事情,可以互相参考、触类旁通吧。再说,……”

王艾随手指着眼前的资料山:“这些资料基本都是构建在西方经济学基础上的,又是我们完成课题所需要的。这就需要警惕在学习和疏理这些资料的时候,被这些资料背后的深层次的东西所影响。”

黄欣思索着郑重点头:“这就好比西方文学经典看多了,哪怕是翻译本,也难免就会被西方人的文化思维所影响,是这个意思吗?”

王艾一拍巴掌:“到位了,就这个意思,我觉得领导考虑的很全面,对我们期望很大,所以……”

“所以我搞不定了。”对面呆坐的许青莲突然开口,见对面两人都看她,便佝偻了腰低下头:“我原本只想要给家里企业干部写一个读本,战战兢兢的上升到哲学层面就是我的极限了。这、再让我上升到国家宏观层面……”

“没关系,慢慢来。”黄欣安慰道:“没人要求你必须什么时间完成。”

“不是。”许青莲摇头:“我感觉我的阅历和眼界不够,除非……”

“不许!”王艾突然开口,指着许青莲:“你不许再跑到基层去!”

许青莲楞了一下,随即羞恼的隔空给了王艾一巴掌,随即往后一靠,蹬了两下腿:“我一旦吃进去最少还得阅读这么多,可资料太多我记不住,记住了也辨不过,最后我的东西会被这些资料吃掉,变成这些资料的一部分,变成西方经济学的一部分!我搞不定了!”

黄欣皱着眉头,一边随手拿过一根书签放在手中的《八次危机》里,一边站起身整了整衣服走到许青莲身边:“可以先制定一个工作计划,总要制定的不是吗?”

许青莲看黄欣,黄欣笑了声:“工作中总难免会遇到看起来强大无比的难题,可再强大的难题,它自己也是死的,我们要做的就是把这个难题拆解开,拆解成若干部分,然后分门别类的设置应对的办法,用蚂蚁搬家的方法一点点啃下来。”

说到这,黄欣怜爱的摸着许青莲的头指着资料山:“你们今天不是已经开始了吗?这就很好呀,先分类,下一步就是制定一个阅读计划,先粗读再细读,把这些资料筛选一遍,把数据和有益的观点提炼出来作为丰富我们观点的素材……说起来,和写毕业论文也没多大区别呀?”

许青莲很认真看着黄欣:“和毕业论文还是不一样的,起码我的毕业论文没有经过这些宝贵资料的浸润和升华,就是先定了个题目、拟了个提纲,然后找资料往里塞罢了。从学术进步的角度来说,比一个文献综述也强不了多少,这显然和我的设想、领导的预期完全不是一个层次。”

黄欣听了之后默默点头,一手插着裤兜,一手摸着下颚,在地中间走了两趟:“那恐怕需要几年时间。”

“可我还要生孩子!”许青莲沮丧的道:“怀孕、难受、生产、哺育,这一下好几年过去了。等可以满地跑了,我也不见得有现在的心气了,还得烂尾。”

自从剪了毛寸,大概是突破了以往许多的心理束缚,黄欣的日常行为越来越中性化,此时就像个男人一样完全没理会许青莲话语中搞笑的部分,而是继续端着下颚思考着:“既然自己搞不定,或者担心搞不定,那么可以请个助手帮你。需要一个拥有强烈民族自豪感的、学识丰富的、经济条件好不在乎工资的、生活自由可以和你长期在一起随时研究讨论的……嗯……”

坐在两人对面正一脸淫笑不知道琢磨什么的王艾,面孔渐渐僵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