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地底下蕴藏着丰富的煤炭资源,可这时候并没有什么卵用。
尽管米脂县的名字听起来颇为悦耳,有着一股江南水乡的味道,但实际上却是历史上着名的苦寒之地。
这里气候干旱,降雨稀少,土地贫瘠,缺乏肥沃的土壤。
特别是到了天启崇祯两朝时期,情况愈发恶化,不仅天气恶劣,而且庄稼的生长周期较短,每年仅有一季,导致粮食产量极低。
一旦这一季的收成出现问题,整个一年都会陷入困境,人们只能外出逃荒以求生存,待度过了这个灾年,能活下来的人再陆陆续续返回故土,继续看天吃饭。
这里地处偏远,土地大多被军队屯田占据,然而这些所谓的“军屯地”实际上只有一小部分归藩王、官员和卫所军官所有。
而真正的军户却一无所得,生活困苦不堪,甚至比当地的平民百姓更为艰难,他们不仅要遭受剥削,还要为卫所军官做奴隶苦工,彻底失去了人身自由。
除了军屯地外,其他稍微好一些的所谓良田水浇地,根本没有普通老百姓耕种的份。
他们只能在山间和沟壑间的小块田地上劳作,由于离河流太远,挑水浇地根本就供不上,只能靠着老天下雨,这里仿佛置身于世界荒芜的边缘。
此外,当地百姓还面临着一个巨大的隐患,即流经此地的无定河频繁改道,给他们带来了难以想象的灾难。
米脂县乃至整个绥德州都成为了另一个类似黄河下游的黄泛区。
这时候的李鸿基已经改名叫李自成了。
这个名字听起来似乎更有气势一些,但实际上,他还是原来的那个李鸿基。
不过,他给自己起了一个别号——鸿基,原来的名字当成号来用,这让他看起来有点像个文人一样花里胡哨,实际上什么用也没有,他还是那个在米脂县游荡的泼皮无赖,一个混不吝。
其实,李鸿基改名也算是机缘巧合。
那时,他被艾家赶了出来,连当个长工或帮闲的机会都没有,只能饿着肚子在米脂县的县城里闲逛。
就在这时,他看到城墙上张贴着一张告示,上面说银川驿站正在招募驿卒。
这可真是雪中送炭啊!
李鸿基立刻前去应试。
十七世纪大明朝事业编制,面试的情形是以下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