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其他人对顾阳不看好,卫余本身是无所谓的,自己人知道自己事,只要顾阳能发挥出《渭河战》里那个水准,他就能咔咔咔给他剪出个神作来。
这就是天才的傲慢和能力。
出于这种心态,在让顾阳上去演时,卫余其实没有抱有很大的期望,他只是想看看顾阳到底准备的怎么样,是个什么路子,他就能知道该怎样更好的挖掘他。
表情丰富,就把镜头集中在脸上。
肢体语言出彩,就拍全身,多做动作。
在调教演员这方面,卫余可以说是轻车路熟,他手下经过的木头桩子大花瓶不知几多,一个个都是骂声满满地来,赞誉满满地走,没道理碰上个真会演戏有灵气的还教不好了。
可他在看到顾阳在监视器中呈现出的面孔时,头一次感到了一丝空白。
镜头中的人,和现实中的人并不一样,任何一个小小的动作都会被放大无数倍,在大银幕上,一个眼神,一个回眸,都足以被铭记回味无数次。那些电视剧出身的演员,往往会控制不住自己,表演的过了火。所以真正能演好电影的,起码在镜头里,要不让人出戏。
顾阳的脸在镜头中放大,他的脸型不需要矫正就极为端正,而且非常小,头身比近乎完美,是上镜最需要的硬件,演员与生俱来的天赋。卫余本来应该在心中暗暗赞叹的,可他的注意力却被吸走了,被少年的眼睛吸走了。
那双眼睛,那样大,那样细腻,不讲理地霸占着他的视线。
明明还什么都没有发生,却好像已经说尽了一切。
当顾阳开口说话的时候,卫余就知道,完了。
“我的母亲和父亲,很早就离了婚,那是一个下午,父亲离开了我们,再也没有回来过。”
少年的声音很静,很清晰,语速恰到好处,不算慢也不算快,可每一个吐字中,都带着一种奇特的韵律,很好听,很想听。
“我不知道他们是为什么离婚,也不知道大人是怎么想的,也许是有一天,他做了梦,梦见远方有梦,于是他醒了,走了。”
这段独白,他念的很慢,卫余的目光一直集中在他的眼睛上,怎么可以有那样漂亮的眼睛,那是真的会说话的,里面传递出来一种淡淡的疼。是的,你光是看着他,你就感到了疼。
“那一年,我六岁,现在,我十三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