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胡却第二天没有带电脑去学校,却是带上了教案,周五他在学校有心理辅导课。学校在高二高三都没有心理课,主要是在高一有,让新生们知道学校有心理咨询室,万一有什么心里事又不愿意和班主任聊的,可以找没有给他们压力的心里老师聊聊。

前面两个星期胡却已经和这群学生互相了解了一些,也做了一些心理小游戏,今天这节课的主题就是互相提提问题。

“老师,你的眼睛是怎么失明的?”本来因为今天主题安静的教室突然就被打破,说话的是个女孩子,声音都带着些许颤抖。

“这个啊,我和父母妹妹出了车祸,然后玻璃扎进了眼睛里就失明了。”胡却知道这些孩子们和很多大人一样,对于盲人的事情总是渴望探索,又怕触及禁区。

“那老师,你失去了眼睛生活一定不方便,是别人照顾着到现在的吗?”另一个男孩子又问。

“不是,从小到大,我照顾我妹妹比我妹妹照顾我还多。”胡却摇了摇头。孩子们的话语中的天真稚气以及恶作剧或者并不存在的恶意,都是不了解盲人生活的大人们也会出现的。即使他们的问题多么郑重其事,都免不了其中的荒唐幼稚甚至无知。

“老师,你看不到世界不会特别的无聊吗?”

“并不会,你们所能接触的娱乐,我也能接触,你们所能看见的,我既能想象也能用自己的办法看到。我们没什么不同,除了眼睛,我们都是一样的。”

“那老师你怎么会成为我们的心理老师的,老师也考过大学吗?”

“……”胡却听见本来窸窸窣窣的谈论他的声音顿了一下,他才开始聊起了自己当年的求学路,

“我在小学的时候就是一个名列前茅的人,我的父母以我为荣,我的妹妹也被要求以我为榜样。后来发生了一场意想不到的车祸,我们一家人只留下了我和妹妹,而我的眼睛也看不见了,失去父母的我们被送到了孤儿院。到了那里,我其实很痛苦……”

这是胡却再次讲起自己的事,其实他不喜欢谈这些,人生总是向前看的,谈起这些也不过是引起大家的同情,可是每次学生们问他都会说,他太明白学习对于生活的重要了,能激励他们,他聊聊这些也没什么关系。

“老师,请问,你真的觉得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吗?”一个怯懦的女孩子的声音想起。

“当然,我遇见过很多人生半途被夺去身体部位的人,他们有的成了游泳健将,有的受到了国外学校的录取,有的成了多语达人。他们也实现了自我的价值,而且很多都是遭遇了大打击之后才开始新的旅程的。我知道,很多人都认为残疾人不是强者就是弱者,可是像我一般的普通人也很多啊。我们和你们一样,没有什么大成就,也有赚钱的能力,能让自己好好的活着。

希望你们能为自己的未来、梦想去拼一把。当然,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尽力就好,如果感觉心里不舒服就来找我,我会陪你度过让你痛苦的日子。我可能看不到你是谁,也不清楚你们未来会怎么样,现在成绩如何,可我知道你是一个人,是一个需要人帮助的灵魂。”

按照习惯,胡却每隔一段时间回去一趟自己的恩师家解疑答惑,恩师本身是心理医生和心理咨询虽有不同但专业方面还是在业界有一定影响的,胡却一般都选择恩师可能休息的周五晚上,既能避开双方的工作时间,又能见上恩师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