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爷立刻消去对孙子的怀疑,断然拒绝。大理寺卿还想再劝,却被暗卫强行扛走。九皇子捏捏心上人软乎乎的手掌,言道,“有姝性情如何我最是清楚,莫说杀人,连只蚂蚁都不敢踩,心肠柔软得很。你们查归查,却不能栽赃陷害,否则本王可不会给赵家脸面
。莫以为本王日日待在宫中,便以为本王是个睁眼瞎,赵玉松昨晚干了什么丑事,你们心里明白,本王也一清二楚,只是懒得计较罢了。”
老太爷先是一愣,然后才诚惶诚恐地点头。二老爷更是惊惧骇然,连忙跪下磕头请罪。
有姝自认为不是好人,被主子这样一说,脸都羞红了,感觉十分不自在,却也莫名甜蜜。主子这是在毫无条件地回护我,毫无理由地相信我吗?这样想着,他反握住主子指尖,轻轻晃了晃。
二人相携离开,你把我送到宫门口,我把你又送回去,磨蹭了足有一个时辰方各自回转。而此时,老太爷已遣人在府中秘密清点一番,没发现少了谁,更没人听见可疑的响动。
被活活剥皮挖心,谁能不反抗?谁能不痛呼?没道理偌大一个赵府,竟无一人目睹,无一人听闻吧?老太爷越想越觉得诡异,转而忆起忽然暴死的邹氏,竟有种寒毛直竖之感。赵府莫不是沾染了什么邪崇吧?
思及此,他连夜赶往镇国寺请高僧回来做法,反把有姝活剐桃红的事忘到脑后,而知情者更是惧于他狠绝的手段,从此守口如瓶,敬而远之。
有姝担心了一整晚,第二天起来,发现父母对待自己一如往昔,这才开怀。
日子一天天过去,凶手始终未能抓到,而那女尸的身份也查无此人,最后只能不了了之。所幸赵家再未发生什么怪事,九皇子也没把赵玉松通奸弟媳的事告之明珠公主,他们的婚事总算是保住了。
当赵家忙着准备大婚事宜时,朝堂上也发生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其余四国不知何时竟联起手来屯兵西北边境,说夏启国九皇子乃妖星降世,会祸乱生灵,要求仲康帝将之斩杀,另立储君,若不然就会出兵讨-伐。
联军总数少说在百万之上,而西北边境驻军只有三十万,若当真开战,各大边陲重镇将一一被铁骑贯穿,从而打到上京的城门外。亡国之危近在咫尺。
仲康帝尚未表态,就有许多朝臣站出来,恳请他看在黎民百姓的份上把九皇子交出去,但也有朝臣直言几国志不在九皇子,就算他死了,联军照样会发兵,不如倾力一战!
仲康帝状似考虑,实则心中早有定论。九儿不能交出去,要战就战,誓死不降。但令他倍感寒心的是,诸位皇子连同皇后,竟都站出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苦劝他立刻赐死九皇子。
仲康帝气得指尖都在发抖,点点六皇子,又点点明珠公主,最后看向皇后,厉声诘问,“旁人倒也罢了,你们一个是他嫡亲兄弟,一个是他嫡亲妹妹,还有一个是他亲生-母亲,竟也毫不顾惜他的生命吗?”
“那你可曾顾惜黎民百姓?顾惜天下苍生?”皇后反问道。
当帝后二人争吵不休时,九皇子和有姝正在书房练字。暗卫频频过来,将朝中动向与诸人反应一一禀明。
九皇子写下“敏之”二字,笑道,“有姝,这是我的名字,你记住了。”复又写下“长夜”二字,叹息道,“这是我的字,因父皇认定我乃宗圣帝转世,又怕冲撞他名讳,便为我取了这个字。整个夏启国,只有你和父皇知道。”
这话颇具诀别之意,令有姝心尖直颤,连忙拽紧主子手臂劝道,“主子,你不要听他们胡说,你死了他们不会休战,反会长-驱-直-入,瓜分夏启。没有绝对的利益,四国不会摒弃前嫌,紧密-合作,而这份利益,毫无疑问是夏启的大好河山,富饶土地。咱们去西北,去打仗,我帮你把那一百万大军尽皆困杀。我说过我能为你做任何事,早晚有一天,连天上的星星也能替你摘下来。”
九皇子原也不打算引颈就戮。他要的正是少年不离不弃的承诺,顿时愁容尽去,朗声而笑,“好,去西北,去打仗。宗圣帝都能踏遍九州,我亦可叱咤风云。”纵然千难万阻,刀山火海,有你同在,我便无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