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莒侯便派人告诉庆父:“莒国国小势弱,害怕因公子在此引起与鲁国的战争,还请公子到别国避难去吧。”
庆父一看坏了,这莒国待不了了,于是赶紧收拾行装准备离去,还未来得及收拾,莒国国君就下令立即将他驱逐出境。
庆父无奈想起了齐国的内侍官寺人貂,他曾经接受过自己的贿赂,两人有过一段交情,便经邾国来到齐国投靠寺人貂。
然而庆父走到邾国和齐国边境时候,齐国边境官员深知庆父为人险恶,不敢擅自让他入境,就让他暂时住在汶水边上,然后回禀齐桓公之后才能放行。
而此时恰好鲁国公子奚斯出使齐国返回鲁国,正好也从汶水经过,他见到庆父在此,便劝说庆父。
如今鲁僖公已经继位,你不如与自己一同回国,向季友和鲁僖公认个错,好歹都是公室子弟,说不定能够放你一马。
庆父心中没底,不敢回鲁国,只好说道:“公子季友与我不合,当年我弟弟叔牙说错一句话,他竟然把他毒死,这家伙心胸狭隘,容不得别人,决不会宽恕我。
如果你真的愿意帮我,回到鲁国请你找鲁僖公替我求情,求他看在同是先君一脉上,留下我这条性命,我愿从此做一个普通百姓,不在参与鲁国朝政。”
奚斯告别庆父然后回到鲁国,将庆父的话告诉了鲁僖公和季友,鲁僖公想要答应庆父要求,饶恕庆父。
鲁桓公四个亲儿子,除了鲁庄公是个怂货,庆父,叔牙和季友都不是省油的灯,个个心黑手辣。
季友一看鲁僖公要饶恕庆父,这可不行,放虎归山,其患无穷,到时候庆父回国,早晚得弄死我。
于是季友连忙劝阻道:“庆父犯上弑君,若不将他诛杀,如何能儆戒后人?”。
鲁僖公听闻也是有点犹豫,就没有答应溪斯,季友转回头又私下告诉奚斯说:“你去告诉庆父,国君仁德,不忍心处死他,但是庆父不死,鲁难不止。
倘若庆父肯服罪自尽,国君答应他,将来还可以让他的子嗣后人继续做鲁国大夫,为他延续宗祠祭祀。”
于是公子奚斯再次回到汶水,当他抵达目的地时,心中充满了纠结和痛苦。他深知此行的目的——是要去代替鲁僖公和季友,告知庆父让他自行了断,但那几个字却如鲠在喉,怎么也无法轻易说出口。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公子溪斯站在庆父的门外,奚斯犹豫再三,最终还是没能鼓起勇气推门而入去面对庆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