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书友说,现在符存审在麾下,应该授予重任。我知道这个武夫很异类,有道德,有操守,不造反,也有本事。但主角现在是一个势力团伙,晋升得有规矩。随手就拔为大将,其他将领怎么想?这厮什么功劳都没有,凭什么?而且主角在给小符机会啊,现在小符已经是中军校尉,带着一千多人护送使者到西域出使了,任务圆满完成,肯定有提拔嘛。
不要对名将抱有滤镜。时势造英雄,就如符存审,如果他没做出去太原的选择,历史上根本不会有这么一号人,甚至连他的名字都不会留下。最多记载一句——及罕之势蹙,其众符存审等亡去。
人生就是这样。很多时候一个不起眼的选择就会改变人的一生。相信许多书友也有类似感受——如果我当初没有报考那个专业,如果我当初没有选择在这个公司工作,如果我没有爱上那个人,如果我考研,如果我考公,如果我跳槽…如果我没有看这本书…
时势造英雄,这是其一。其二,晚唐这个社会环境,不缺会打仗的武夫。许多人只是像符存审那样差一个机会,差一个正确的选择。
二,官制,政治。
唐代官职我就不仔细介绍了,大伙自行查询,书里也有写。最近写到吐蕃,许多书友提出疑问。我没在书里做科普,比较占篇幅,有水字数的嫌疑。在这简单说一下,吐蕃这个节点,中央政权已经灭亡了,中央官制就不说了。地方上跟唐朝差不多,节度使、观察使一应俱全,下有都护、大都督、守备、安抚、税官、水官、西本、秘书官、节儿。节儿对标内地,就是刺史。除此以外,还有什么讨击使、部落使,乱七八糟的。当然,这些玩意都是吐蕃军阀们自封的。中央都亡了,谁来给他们封?
唯一需要大伙注意的是僧官,吐蕃是一个神道教国家,以佛为神,佛教是统治阶级食物链的顶端。在他们的宰相当中,以沙门僧身宰相为最尊。许多官员都有僧人身份,要么真和尚,要么名誉和尚。表现突出的汉人、突厥人、回鹘人,会被授予僧官身份,直白点说就是抬旗…
三,目前主角扩张,打下来的土地会采用什么政治制度?
许多人建议上明清的制度。为免有人指责我捧一踩一,我先申明,我不是捧一踩一。
先说说明朝的三司制吧。地方上,一个省,按察使、布政使、都指挥使三司分立,分管州县日常事务。有人造反,就派个大臣来,当巡抚统筹大局。如果战争蔓延范围大,就扩大巡抚的统领权限。如果涉及到几个省,就派总督。干完活,巡抚、总督拍屁股走人,回朝。
但明朝的事大家也清楚,后续巡抚、总督的设立几乎成了常态,为啥,因为地方上狗屁倒灶的破事多,不得不常驻巡抚。
书里这个情况,事多不多?肯定多啊。像河西这种地方,大大小小的山头、豪强乱成一锅粥,打完就没事了?打一次就搞定了?肯定不可能啊。
总而言之,三司制是建立在对地方强大的控制力和渗透力度的基础上,而这需要设置大量部门、岗位,增添大量官、吏,砸钱砸人以此强化统治。主角现在勒紧裤腰带过日子,肯定没法把资源用来堆积冗官。很简单,目前这个节点决定政权安全、成败的,是军队。堆积冗官的确能强化统治,但用于官的开支多一文,用于武夫的钱就少一文。一旦财政出现问题,轻者像德宗那样被武夫们陈兵丹凤,让圣人滚出来答话。重者阖家富贵。
目前,置郡太守、尉,在不增加成本的情况初步分下权,没问题。后续等政权安全了,财政日益宽裕,基本排除亡国之危,主角会调整。
更新晚点。
别说——“有这功夫不如多写一章。”哈哈,哪怕不写这些,我每天产量也就五千,精神封印了我,每次写到五千字就不想写了。天公和另一位书友的上盟,抽空加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