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理说工厂这么有信心,我应该高兴才对,可是一开始,我认为他有些吹牛皮,为什么呢?这提高工人素质,加强管理,岂是一件容易的事?在我看来,这都是摸不着,看不见的东西啊,我的原则就是,你到底是骡子还是马,得拉出来遛遛才行啊。
但是,在客人没有给出确定的指示之前,我总不能让他们去打样吧,这个我还真没有随便就撒出几十万的魄力啊。
所以,我能做的也只是三番五次的跑去他们车间里多参观几次,勤看看,多聊聊。经过了一段时间的考察之后,虽然还不能说对他们就刮目相看了,也不敢说他们对KL-356的信心和把握有几分,最起码我通过的自己眼睛做出了一个大致的判断,那就是他们的确是要比江门工厂高了不止一个档次的,我已经看见了成功的曙光了。
综上所述,这些摆在明面上的基础问题算是都解决了,那接下来就出现了一个即将要提上日程的更大的问题了,是什么呢?
就是大货生产啊,这个可不是能从打样看得出来的,它只有真正的开始了,你才能明确的知道产能。道理很简单,在样品阶段,对品质的掌控,你可以做到很严格,可以集中精力去办这件小事,可以把你手头上的资源通通都压上来,从而保证样品合格,可是等做大货的时候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是的,现在离10月份还早着呢,时间看似也很充足,但是,稍微有实际操作经验的人都知道,只要开始生产了,那一定就会衍生出来层出不穷的很多始料未及的问题,请问你怎么能保证成千上万的产品不大量出现不良品呢?大货的生产千头万绪,但凡一个部门,一个环节出了纰漏,那都是会要命的啊,这定会对车间的生产效率产生极为严重的干扰和影响,那请问定单的生产还怎么往下进行呢?
所以我提出的建议就是,对于可能会出现的问题能否未雨绸缪呢?还有,我想知道的是,你们是否具备发现了问题之后,有及时解决问题并修正方案的能力呢?总而言之,现在就非常有必要来考虑这些问题了,也就是说,现在不能只让打样部门参与其中,而是要将生产,品管等其他部门也一起加入进来,提前筹划,提前发现,提前预防,提前准备解决方案......
麦经理听得连连点头,他为了打消我的顾虑,告诉我说他们是这么想的,这一开始呢,生产肯定效率肯定不会多高的,这个情况他们是有着心理准备的。所以呢,他们希望能够在订单下来之前就试着开始大货生产,他们准备用前面的半个月,甚至一个月的时间来培训工人,等到工人们有了对这个产品的深刻理解之后,估计正式订单也就下来了。
这个时候,生产的顺畅度应该就可以上来了,至于产能的问题,也不用担心,他们到时候准备从广州那边的工厂再调几部机器过来沙岭,这就相当于增加了一条生产线,到时候,随着工人效率的提高和新生产线的设立,整体产能最起码可以增加一倍以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