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请雪岳飞之冤

临安不夜侯 月关 4144 字 1个月前

殿试这一天,一大早,鹿溪和丹娘就赶来了,带着她们为杨沅精心准备的食盒。

朝廷正式的“录取通知”以及赐下的绿襴袍、白简、黄衬衫俱都准备齐全了。

杨沅用过早餐,穿上朝廷所赐的袍服冠带,乘了一顶两人抬的轿子,便赶往皇宫。

这处就可见鹿溪的细心了,唯恐牛马的轿子半途出点状况,耽搁了时间。

一百五十七名贡士,俱都早早赶到了西华门。

他们统一由此入宫,过了右承天门,第一座大殿就是集英殿了。

这是官家登基后召开的第一次殿试,所以朝廷格外重视。

皇帝、晋王、右相左相枢相、三品以上朝廷大员,尽数参加。

再加上一百五十七位贡士,“集英殿”上济济一堂。

杨沅是“省元”,所以站在一百五十七位贡士的首位。

杨沅一进集英殿,就注意到左右两厢没有摆下一张张的小几案。

杨沅心中便明白了,这一届殿试,官家恐怕是要采取口试的方式了。

不仅杨沅注意到了这一点,其他一百多位贡士也全都注意到了。

这些人都是从全国选拔出来的学霸,谁还不明白两旁没有摆设考试的几案意味着什么。

殿试就算是采用笔试的方式,一个人的答题量也就是几百上千字。

要当天考完,当天就出成绩,定出一二三甲,次日一早公布。

如今天子要口试,这怕不是想当天就决出一二三甲来?

一些只能按部就班、慢慢思考问题的学霸顿时紧张起来,杨沅却是精神一振。

笔试有笔试的好处,可以细心琢磨妙词佳句。

而这恰恰是杨沅的短板,比文章的锦绣程度,他可比不过这些学霸。

但口试的话,对于文辞的要求就不那么讲究了。

古人日常说话也不是像书面那般文诌诌的,这是主要考校贡士的急智和谈吐的条理。

不过一些思维敏捷、口齿伶俐的人,虽然这种考试方式正适合发挥他们的长处,可心理素质却不过关。

踏入集英殿后,他们就紧张焦虑起来。

等天子一上殿,他们就开始心跳如雷,气儿都喘不上来了。

越是想让自己镇定下来,他们的心跳的就越快,呼吸就越急促,不由暗暗叫苦

有些贡生站在殿上,站在他后面的人,已经可以清楚地看到前边那人绿襴袍后背位置已经洇湿了一块。

杨沅在这方面,显然是具备极大优势的。

官家还是普安郡王的时候,他就跟着赵瑗一起办过案子了。

太皇太后和皇太后他也是见过的,此时殿上面君,他就从容的多。

杨沅已经仔细推敲过他目前的处境,由于他连中解元和省元,所以在殿试中他是非常具有优势的。

基本上,只要他能回答的中规中矩,不出大错误,他的状元之位就跑不了。

可是,要不要答得中规中矩呢?

杨沅心里已经基本确定官家要考较的方向了。

那日“礼部试”结束后,李师师就告诉过他,依据“礼部试”的考题倾向来判断,官家殿试时,极有可能会考较贡士们对于外交政策的看法和建议。

而大宋如今的外交政策中,值得皇帝拿出来让众贡士讨论的,基本上就只有对金政策了。

大宋交往的诸国,大部分是大宋的蕃属国,跟大宋动刀动枪的只有金国和大夏。

现在大宋和大夏的国土已经不再接壤,大宋最主要的对外关系就只剩下金国了。

杨沅记得孝宗皇帝,也就是眼前这位赵瑗,是一位坚决主战,矢志收复故土的皇帝。

历史上,这位孝宗皇帝本来还有一次改名的过程,他在登基称帝时,已经改叫赵昚了。

现在因为杨沅的出现,造成了一系列的改变,赵瑗还没有改名赵昚,也没有从皇养子变成皇子、再从皇子变成皇太子,就直接登基了。

比历史上提前了七年。

赵构也死了,没了活到八十一岁的机会,赵瑗也就没机会对赵构膝下尽孝了。

所以,以后“孝宗”这个庙号应该也就不可能出现了,却不知到时候他的庙号会叫什么,武宗?

杨沅胡思乱想了一阵,又把思绪拉了回来。

如果保险起见的话,他就该中规中矩地回答皇帝的问题。

由于是口试,他不用字斟句酌,自己的最大缺点就不存在了,思路的正确性和清晰的表达能力,这两方面他是没有问题的。

但是……要不要中规中矩呢?

杨沅抬眼往上瞧了一眼。

官家对朝廷重臣很是礼遇,众大臣都赐了座位。

杨沅这位省元,正前方对着的正是当朝首相万俟卨。

万俟卨,秦桧的帮凶,害死岳飞的元凶之一。

如今他是主和派的领袖,后世岳王庙前所跪四人中,唯一一个还活在人间的奸贼。

如果自己选择中规中矩的回答问题,稳稳当当地夺一個状元,慢慢发展仕途,建立自己的班底,到时候再出手拨乱反正……

从更有利于自己个人发展的角度,这样无疑是最稳妥的做法。

因为主和派的力量很庞大,在朝廷中占据了完全的上风。

主和派并不等于投降派,有相当数量的朝廷大臣,是从维护江山社稷的立场出发,依据他们对宋金两国实力的判断,做出的主和选择。

尽管从历史的结果来看,他们的求和最终只会产生苟且的效果,但杨沅又不能拿还没发生的事情来警示他们、说服他们。

如果现在就旗帜鲜明锋芒毕露,过早暴露自己政治立场的话,那么他初入官途,就会收获一大批政敌。

然而,中规中矩的表现,虽然有助于初入官场的他站稳脚根、结交人脉、培养班底。

可是他结交的人脉、培养的班底,就不可能是纯粹的主战派。

有朝一日他要旗帜鲜明地亮明立场时,首先面对的就是内部的分岐。

到那时他要花很大力气来统一内部的思想。

这个过程同样风险重重,一个不慎,就要翻船。

先易后难和先难后易,两者各有利弊,杨沅正取决不一,忽然看到了侍立于御阶一侧的张孝祥。

张孝祥,上一届的状元,如今的集英殿修撰。

在原本历史上,这位状元曾经上书为岳飞辩冤。

他因此遭到权相秦桧忌恨,秦桧诬陷其父张祈谋反,将其父下狱,张孝祥的仕途也因此受到了影响。

而今,因为自己一系列的骚操作,对张孝祥也产生了影响,他还没来得及上书,秦桧就已暴毙。

接着便是新帝登基,一连串的朝廷大事的发生,使他还没来得及上书为岳飞鸣冤。

秦桧在时,威权犹在如今的万俟卨之上。

虽然当时张孝祥只是上书为岳飞鸣冤,并没有直接攻讦宰相秦桧。

但谁都知道,岳飞的冤案就是秦桧一手炮制的。

张孝祥为岳飞鸣冤,就是把炮口对准了秦桧。

张孝祥和自己不一样,他不知道未来大宋所经历的一切和那惨烈的结局。

尽管如此,张孝祥仍然不顾个人前程,我又怎能瞻前顾后?

更何况,如今的官家可不像本来历史上那样,即便做了皇帝也要受到太上皇赵构的压制。

如今的官家,比历史上提前了七年登基称帝。

此刻的官家更年轻、更有血性,也更有锐气。

而且官家头上没有了赵构这个太上皇压着,自己的处境比之当初的张孝祥已经好了太多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