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各处亲戚已经出过一回银子了,再去讨要,不说自己拉不下脸,亲戚们也会推脱的。这可怎么办呢?史夫人和王夫人面面相觑。
算起来,姻亲中没出过银子的,只有一家:安郡王府!其余的,无论出钱多少,都拿出银子来为贾家分忧了。对比之下,安郡王府,就显得冷淡无比。
史夫人也心中郁闷,敏儿尸骨未寒,安郡王府竟然就扶正了李侧妃,对敏儿何其无情无义!况且,这扶正侧室,从头到尾都没和她们打一声招呼,直接就向皇上请旨了,她都是从政儿口中才听到的消息。
这简直是一巴掌狠狠地打到了贾家的脸上,让她羞愤不已。但安郡王府是宗室,家中的婚配只有宗人府和皇上才能管得,史夫人只得咬牙忍耐了下来。后来,她借着进宫请安,也向甄太贵妃哭诉了一番,想着借她的口,把这话传到太上皇耳中。
木已成舟,史夫人没指望能把李侧妃扶正的事搅黄,但她心中暗自盘算,这可以在太上皇那里争取些同情。贾家弱势,国公爷死得早啊,留下妻儿来,也不被人看在眼中,受欺凌啊!对国公府都是如此,可怜敏儿留下的女儿,不知道会在王府里过什么样的日子呢?那周王妃和被扶正的李侧妃,向来和敏儿不对付的!她苦命的女儿和外孙女啊......
太上皇如果因此入了心,那么,等到她去求两个玉儿的婚事时,会愿意开恩成全吧!只要太上皇有意,那安郡王府再如何不甘不愿,也只有答应下来了,他们还敢抗旨不成?
史夫人沉吟了良久,叫过王熙凤来,叮嘱了她一大篇。王熙凤听了连连点头,拍了胸脯保证,一定会把老太太吩咐的事情办好。
几天后,王熙凤亲自坐车去了安郡王府。她精心准备了不少礼物,有给周王妃的,给李世子妃的,还有给黛玉和慧龄姐妹们的。听说周王妃正在佛堂念经,王熙凤不敢惊动,她先去拜见了世子妃。
听说荣国府的大奶奶前来拜访,李清波有些意外,但还是请她去了花厅,礼貌周全地接待了。奉茶见礼之后,王熙凤天花乱坠地把李清波和王府奉承了一番,就影影倬倬地提出了为迎接元春省亲,贾家要建别院,因银钱不凑手,只得厚着脸皮来府上借银子的要求。
李清波面色平静地听着,脑中急转,揣摩着贾家的用意。她没有直接回答,沉思了片刻,就含笑表示,贾少奶奶难得上门,和你黛玉妹妹也许久未见了吧,不如先去叙叙话,等会儿留下用个便饭。这事,我也不能做主,容我和王妃商议一番,再请大奶奶来说话。
王熙凤也通情达理地谢过了,李清波立刻命人去通知黛玉,道今日有贵客来访,女先生那里的课可以不用去了,又吩咐自己身边的丫鬟亲自去替她告个假,说明理由。
王熙凤见王府的规矩甚大,李清波处事精干,不禁心中一凛。丫鬟们恭谨地引路,径自把她带到了黛玉的院子里。
李清波见王熙凤离开,也不耽搁,立刻去见了周王妃。周王妃见状,不禁有些惊讶,连忙问她匆匆而来,可是贾家出了什么幺蛾子?她方才并没有在拜佛,只是不想见贾家人的推托之词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