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氏虽然觉得有些惊讶,但还是收下了帖子,和贾家派来的下人约定了日子。
本以为不过是走个过场的应酬,不想王夫人带来的礼物十分丰盛,态度也殷勤得很,一再感谢薛淞的帮助,还强自说了些奉承之语,可谓十分为难她了。
方氏早从薛淞处听过了贾家许多事迹,对之并没有多少好感,一家日渐落魄的旧勋贵,与她们并非一路人,尤其王夫人还出身王家。此时见王夫人这样的表现,方氏不禁心中暗自生出一丝警惕之心。这般献殷勤,与平素里贾家高傲自大的情形大不一样,方氏不认为王夫人会真的感恩。
果然,客气话反复说了一回后,王夫人便向方氏诉起苦来,道宝玉的父亲对宝玉苛刻严厉,望子成龙,此番知道宝玉闯下祸后,险些要打死了他,还是老太太出面,才拦了下来,宝玉侥幸才逃过一劫!
唉,可是啊,国子监还要等一年后,才肯给个准话儿,也不知倒时会不会原谅了宝玉。如果宝玉被赶出了国子监可怎么办啊,可怜我的宝玉,天真赤诚,只是喝多了,被人引着说了些浑话,必是那些小人嫉恨,才设计陷害的,那孩子真是多灾多难啊......
王夫人说得颇为动情,但方氏听着,心中却觉着很是别扭。国子监里高门子弟不少,内阁阁老的孙子、宗室贵胄子弟都在其中,贾宝玉不过是先荣国公的孙子,论身世显赫,他还真未必能排得上号;
论人才吧,贾宝玉是长相出众,但丰神俊朗,意气风发的少年郎君也不少,在方氏看来,贾宝玉还有些女气,这种长相她并不欣赏。且国子监并不是个看脸的地方,贾宝玉的学业并不算多好,既如此,同窗们犯得着妒恨他么?
王夫人这话里话外的意思,无非是要薛淞再帮忙,保证赵祭酒放贾宝玉一码,不再追究,让他顺利留在国子监毕业取得功名。这方氏如何能答应,她又凭了什么应承下来?
先前之事,孙监丞已经承了赵祭酒的情了。如果贾宝玉以后能安分踏实地呆在国子监,认真学习,赵祭酒何必要为难他;但若是他不加改变,孙监丞难道要拿着自己的名声脸面来为他兜底么,凭什么呢?
薛家与贾家如今也不过是点头之交,情分稀薄,压根就不可能答应下来的。之前的援手,只是不想让薛瑾萱为难而已,但贾家也不可得寸进尺,要有些分寸才好!
方氏微微笑着,不接王夫人的话,嘴里只安慰道:宝哥儿聪明有灵气,夫人你好生教导他,只要他肯用些苦工,不再犯错,那一年之后,自然就平安度过了。赵祭酒最是遵守规则的,一向是言出必行,说话算数的,夫人你不必担心
......
见着方氏心硬嘴紧,王夫人心中郁闷不已,但也知道首次见面,不能太心急了,只得赔笑着谢过了方氏吉言。再说了些话后,准备今日就这样了,日后再多来几趟,等与她熟悉了后,才好通融。
正准备起身告辞离去,这当儿,丫鬟们簇拥着两位装扮精致的妙龄姑娘进来了,她们言笑晏晏,行动之间,轻灵欢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