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迷茫失望之时,柳湘莲忽然想起了他还有一条路—武举,从军!
泰安帝上位后,开始着力培养效忠自己的武将,这是一个出人头地的好机会,柳国公虽也是勋贵,但柳家并不是太上皇的心腹,在武勋中早已式微,应该不会因此而受到排斥的。皇上这点气量还是有的,薛家父子不是得到他的信任任用么?柳湘莲相信,以自己的娴熟武艺和自小受到的打磨锻炼,是可以从武举上得到成功的!
说做就做,柳湘莲立刻行动起来,他不再与人四处游乐,在家中苦苦钻研起武举要考察的武艺和兵书来,那些与他相熟的子弟们都感叹他怎的忽然就转了性情,柳湘莲的姑母和老家人们都十分欣喜,对之大加鼓励。
贾宝玉听闻后蹉叹了一回,他是被逼着去追逐功名,而柳湘莲,唉,他是主动往禄蠹的路上走,这个人变了!
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他苦大仇深地捧着经书,心中悲哀地想着。
在薛虬大婚的几个月后,柳湘莲找到了薛虬,他郑重地约薛虬在一处风雅清净的茶楼相见。柳湘莲装扮齐整,很严肃认真地向薛虬表示,自己刚刚中了武举,自此有了武举人的功名。
薛虬连忙向柳湘莲道贺,武举人的分量自然比不得文举人,但因取中的人少,也绝不易得。况且,此次是泰安帝继位以来第一次开武举,意义不同凡响,比起例常读书人的科举考试来,更有‘天子门生’的意味,如此,柳湘莲不但摆脱了白丁的身份,自己只要不断努力,也能有个前程,可喜可贺啊!
接下来,柳湘莲的话让薛虬大吃一惊。柳湘莲坦言,那日街头惊鸿一面,对薛舒辰一见倾心,之后探听到的情形让他更加爱慕。他知道,自己的条件和过往,是入不了薛家的眼的,但他立志要为了求娶薛舒辰而努力。现在他已经是武举人,到了明年,他还会继续参加武进士的选拔考试。如果成功,他就可以从军,成为一名武官。
但他知道,即使他能当上武官,武官的地位也是远不及文臣的。他家中虽有父母留下的一份产业,但比起薛家来那也差得远了,而且以前他懒得打理,挥霍了许多,如今后悔也来不及了。从哪方面来说,他都觉得自己想求娶到薛舒辰,希望是渺茫的。
但柳湘莲又语气坚定地道,自己对薛舒辰一片赤诚之心,他以父母祖先之名立誓,如果他能如愿娶到薛舒辰,必会一心一意,此生只守着薛舒辰一人过活,敬之爱之,自己努力上进,撑起家业,发誓会让她一生顺心幸福;
他还认真分析了自己的些许长处:自己父母双亡,虽因此少了扶持,但宗族长辈也约束不到他,他未来的妻子进门就可以当家做主,自由自在地生活;从柳湘莲了解到的情形来看,薛舒辰是个洒脱开朗,颇有魏晋之风,不愿拘于内宅中的姑娘,他不会把天上的云雀捆住翅膀的,他愿意给她一片自在的天空!
......
柳湘莲知道,薛虬成婚之后,薛家就要开始考虑薛舒辰的婚事了。他大胆地把自己的心愿表白出来,只是希望薛家在衡量女婿人选的时候,也能考虑一下他。但无论薛家如果选择,他都绝无怨言,愿与薛虬永结为兄弟之好!
薛虬望着柳湘莲俊美的面容上自然流露出热忱和渴望,了解他的为人,这必是肺腑之言,绝无虚假。
作为朋友,他觉得柳湘莲很不错,是个可交的人;但是,想到他与薛舒辰之间的差距,薛虬不禁暗叹了一声。
“柳贤弟,此事我须得禀告父母,再做计较!”薛虬安慰地说道,心中全无把握。
“柳湘莲?”薛淞听着儿子的讲述,也是惊愕不已,他慢慢地回忆起了书中薛宝琴的判词,仿佛是有这样一句:不在梅边在柳边。
薛淞顿时心中复杂难言,莫不成薛瑾萱与柳湘莲注定了还有这层纠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