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璁听后认真思索起来。
恰巧这时。
桂萼走了来,向两人行了礼后就问:“两位为何不进去?”
“是这样的,公谨刚刚提起立太子的事。”
“我也就不得不为这事沉思起来。”
张璁见桂萼走来笑着回道。
桂萼听后也沉思起来,随即就叠手在腹前说:“是当立太子,这事是我们疏忽了。”
“是啊,这段时间,忙着发行债券、赈灾安民、筹备清田之事,把这事倒给忘了。”
张璁跟着说着就看向夏言:“若不是公谨提醒,这件大事,就要成为别有用心者拿来做文章的机会了。”
“我之前是礼部尚书,诸务清闲,比不得诸公,自然也就容易想到这些容易疏忽之处。”
夏言这时则笑着解释了起来。
张璁则点了点头说:“一旦立太子,就意味着要为太子选师傅,这个可不能随便选啊!”
“是的,虽说陛下春秋鼎盛,但太子是将来的君主,新政能不能在陛下千秋万代之后不变初衷,就看太子是否理解陛下之志,乃至像陛下一样对天下诸事洞若观火!”
“而太子能不能有这样的智慧,与陛下是否父子融洽,关键在于所选师傅能不能教好太子。”
桂萼这时跟着说了起来。
张璁道:“这个道理,你我都明白,但你我更应该明白,如果所选太子师傅真教好了太子,让陛下与太子不至于有隔阂矛盾,那只怕,太子就很难当的长久。”
“可太子如果不被教育好,成了别有用心者利用的棋子,那就会有更多的人盼着改朝换代的事出现!”
夏言这时插了一句嘴。
桂萼跟着附和道:“没错!事情难就难在这里,让太子走正道,不利于太子本身,而不让太子走正道,则不利于陛下!但又不能不立太子,否则,必有朝臣借着这事兴风作浪,以国本不立、万事不稳为由,迫使眼下各类新政以及即将推行的新政变得举步维艰!”
“正如桂公所言,所以,这事也就需要与两位先商量商量,然后再决定要不要奏于陛下知道。”
夏言这时开了口。
张璁则在这时正色道:“还是奏于陛下知道,由陛下圣裁为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