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原本不打算用你严嵩的,毕竟,杨廷和这些清流说你过于明哲保身,聪明有余,大志不足。”
“对此,朕还是颇为认同的。”
“但张太傅一味坚持荐举你,又言你至少不丧人臣大体,有确有才干,朕拗不过他,才让你任督抚,升列七卿。”
“如今,你既已成为公卿,当知肩负朕与天下万民期望之重!”
朱厚熜在严嵩回京后,也召见了严嵩,对严嵩说了些不足为外人道的话。
严嵩听后不禁抬眼,两眼盈出泪来。
他不得不承认,他这辈子最幸运的一件事就是在任会试房师取了张璁,亏他在认识张璁之初,还以为张璁会给他带来不幸。
故而,严嵩也就伏首道:“臣不敢忘太傅举荐之恩,亦不敢愧受陛下之恩,与太傅举荐之恩!自当勉力做事!”
在因翟銮暴毙而导致朝堂上产生一系列人事变动的同时,唐龙和仇鸾也最终被押赴刑场,受极刑,九族也被流放。
另外,大同巡抚翟鹏和宣大许多上层官将也因为俺答提供了他们合谋行贿他的罪证,也都被处置。
宣大系统因此被大换血。
但朱厚熜也因此暂停了对俺答的进一步打击。
毕竟俺答认怂的很果断。
朱厚熜也需要让草原诸部知道,认怂且积极出卖勾结他们的大明内奸是被他鼓励的行为。
更重要的是,朱厚熜接下来的对外用兵重点是在南方。
所以,朱厚熜也就没再继续追究俺答的罪。
而唐龙、仇鸾等这些人自然是悔恨不已,对俺答这种行径也颇为不齿。
“真正是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天子一发疯,这些鞑子就把我们弃之如敝履!”
“这不是逼着九边将领将来只愿立军功,不愿以私贸取财么?”
辽东巡抚杨学礼就在得知近来发生的事后,也气急败坏地在亲信同僚面前吐槽起来。
兵备道曾均生无可恋地跟着说道:“是啊,这会倒逼着我们士人也得文武兼备才能在将来于朝堂上立足的!”
“更重要的是,这样会让陛下推行的军籍更贵的制度会更加巩固的,而一旦如此,君臣共治更加不能想不说,我们士大夫将名为士,实与贱民无异,甚至不如贱民!”
“要是蒙古诸部统一就好了,这样就能再有一大元,可以威胁朝廷乃至重夺中原!”
“或者女真诸部中要是有崛起者也好,比如建州三卫的女真,他们虽渔猎,但也农耕,若崛起,不愁不能在将来为天下缙绅外援!”
杨学礼说道。
曾均则劝道:“话虽如此说,但抚院还是不要再给他们输送器械工匠为妥,以免被朝廷查到,连累九族不是小事!毕竟,如今连俺答都不能再有统一蒙古诸部之机会,何况其他外虏呢?”
“我知道,不过是嘴上说说而已。”
“虽然从心而论,让外夷强盛,也比让一个君王独治的国朝强盛要好。”
“因为这天下若不能君臣共治,那即便再强盛,其实也没有任何意义!”
杨学礼说着就拍案而起,怒容满面,他好武知兵,所以能靠立功官至巡抚,但因为出身士族,所以立场是在民籍士族这边。
……
……
“姐夫,他们这些日子不停请我参加宴饮,目的是想知道你是否希望天下君臣共治,你看我应该怎么跟他们说?”
欧阳必进在严嵩任礼部尚书后不久也问起严嵩关于政治主张的事来。
严嵩则站起身,背着手一边在房间里踱步一边说:“只要陛下想让大明再次强盛,那君臣共治就不可能实现。”
“何以见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