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我想有个家

梦独对买房持无可无不可的态度。曾经,他是那么渴望飞翔,飞得越高越好,越远越好,可是他的翅膀却被那么多的亲人和仇人给生生折断了,使他成了一脉无根的浮萍,心是飘着的,再也扎不了根了。可是,世俗的烟火告诉他,有个房子总是好的,房子意味着他有了一个家,一个只属于他一个人的家,在他一个人的家里,他可以自由地想象,自由地思索,自由地做梦——只要不是令他回归往事的恶梦就好。他明白,一个人的家不是牢笼,而是浮萍暂时栖息的海港。

叶晓晨早就把他想买房的想法跟梦独说过,他的想法很合常理,很光明正大,而梦独却无法将自己浮萍式的思维对叶晓晨说清道明,只好不说,于是对叶晓晨说道:“行啊,那就买吧。如今房价这么低迷,越是低迷,人们却越是不买;说不定等你把房子买了以后,房价大涨呢。”

叶晓晨看了看梦独,说:“我说的可不止是我买房,是我们一起买房。”

“好,一起买,一起买。”梦独没再饶舌。

两人又向销售员咨询了与新房相关的一些问题,并接过销售员递给他们的好几沓广告资料,很宝贝地拿在手里,边踱步边慢慢走上回路。

“晓南,谢谢你。”叶晓晨说道。

“这话说的好没来由。谢我什么?”梦独问。

“谢谢你说到这边来散步。要不是你提议,说不定就错过了这次的买房机会。你是不是产生了什么预感啊?”

“没有。我只是觉得,哪怕是一个很喧嚣很烦杂的地方,很让人不愿踏足的地方,时间久了,哪怕是当成一种令人恶心的风景去看看,兴许会发现我们期待的某样变化。所以,就提议到这边来了。”

回到梦晓推拿店后,叶晓晨非要梦独与他一起到他阁楼上那间较大的寝室里不可,说是得一起好好研究房屋销售广告上的信息,叶晓晨还将梦独的茶杯端了上去,泡了一壶热茶,边喝边对着广告看。两人一直折腾了半宿,直到困意袭来,哈欠连天之时,方才作罢,但嘴巴却还在低声咕哝着,当然了,其实主要是叶晓晨说,梦独强打精神听罢了。梦独的强打精神,多少有照顾叶晓晨的情绪之意。叶晓晨还在说,只是声音越加低沉,声音里带着睡意。梦独要下阁楼,叶晓晨却不让,说这么晚了,你一下楼,反是把困意下没了,回到屋里又得折腾一会儿;叶晓晨还说,兄弟俩好久没一起睡觉了,好想重温一番青春时光啊。

梦独说:“我们现在还是青春时期啊?”

叶晓晨说:“那是你,我可是越来越像中年大叔啦。”

兴奋劲儿终于过去了,随之而来的是疲劳,而疲劳是兴奋的余韵,两个人闭上眼睛,叶晓晨没过多一会儿就进入了睡梦中;梦独在心里反复默念一些数字,也终于睡着了。两个人躺在同一张床上,那情景真像是时光倒流,只可惜,再也倒流不回从前了。

第二天,梦独和叶晓晨将店里的事务交给舒明和一位明眼人理疗师负责,还让另外三位手法上尚欠老到的理疗师多跟舒明他们学着点儿,有什么不会的不懂的就勇于请教,对顾客一定要态度和善。

虽是下午开盘,但他们在将推拿店里的各项事宜安排妥当后,就出门了。两个人想到一块儿去了,栾糟县不过巴掌大的地方,何必看着广告宣传册纸上谈兵呢,去现场看一看走一走亲身体验一番,难道不比对着广告作想象听着销售员们的聒噪更强更直观更有最切实际的感受?

在小小的栾糟县,尽管新世纪已经拉开帷幕好几年了,但很多很多习惯了计划经济体制的人,他们的意识仍然被困在过去的藩篱中睡大觉不愿醒来,居然还有那么多人战战兢兢地呆在半死不活的国有企业里荒废年华和智力体力,害怕被下岗;更何况,多少城里人不过是住在城里,他们既无工作亦无收入,单单靠着家中的某一个或两个人的固定工资收入来养家糊口呢。面对着如此数量众多的无收入者,面对着数量如此众多的害怕下岗的人们,房地产市场低迷便成了理所当然——有谁会想到,几年过后十几年过后,人们的认知忽然间同时觉醒,有钱人没钱人纷纷将眼光投向房地产市场,房地产市场瞬间被炒得火热,如同一座座熔炉,房价焉能不大涨特涨?只不过,“忽然间同时觉醒”跟“长时间一起沉睡”颇有异曲同工之效,也皆有讽刺意味,真正站在岸上的成功者,寥寥无几,且还是那类人。

叶晓晨和梦独从来无意做房地产市场上的投机取巧者,他们没有背景也没有本钱去投机取巧继而巧取豪夺,叶晓晨想的只是能在城里给儿子叶震宇一个哪怕没有母爱但也能充满父爱的温暖的家,梦独呢,更是从无此念想,他还在明意识和潜意识里积蓄力量,誓与过去决战。为了生存,他们是需要物质的,但他们却并不唯利是图唯钱是图,依然有选择性地拒绝着世俗烟火的熏染,有点儿洁身自好的意味。

站在拂柳南街那几栋在建商品房的工地附近,梦独和叶晓晨看见在闲人免进的建筑工地里,很多工人正站在脚手架上忙碌着,还有挖掘机在轰轰隆隆地响着。看这阵势,开发商定能履约完工定期交房,不会变成烂尾房。刚好,建筑工地边上有某个项目的负责人,他们便向那人咨询了一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