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第一百二十九章

“汗阿玛请思啊!“

武拂衣仿佛从雷劈中惊醒,第一个跪地谏言请康熙收回禅位的旨意。

她说得不能更真诚了,“汗阿玛春秋鼎盛,此刻远非禅位之机。江山社稷之重,儿臣必是竭尽心力当差办事,但儿臣何德何能,岂敢……”

“你给朕住口!”

康熙严厉呵斥,不给老四叭叭叭说那一长串不敢、不想、不适合继位的话。

别人会觉得老四是得了便宜还卖乖,但他非常确信老四的话有多少真情实感。

瞧瞧老四的表情,就是整一个欲哭无泪,那是失去了在外自由玩耍的极度悲痛。

武拂衣可不就是真情流露。哪怕知道已成定局,但还是想搞一搞最后的挣扎。

早就说了,她的美好品德之一是不改初心。早点退休去吃喝玩乐,是从未改变的心愿。

康熙对上老四的真诚眼神,莫名有点心软。

这一刻觉得自己有些太过残忍了,剥夺了儿子对于清闲生活的向往,而要压榨其劳动力。

不对,心疼个屁!

康熙差点爆粗口,该心疼的人是自己才对。

六十岁还要起早贪黑,老四都见识过外头的花花世界,自己还没去看过。

“老四,你敢抗旨不成?或是认为朕老眼昏花,所以选了你?“

康熙撇开头不看老四,把火气撒到了其余人身上。

“诸位怎么不说话?你们也觉得朕脑子糊涂了,连什么时候该禅位也分不清了吗!”

武拂衣没办法点头,老四可以谦虚,但不能说康熙老眼昏花。

此刻,在场其余人也陆陆续续回神了。

眼下谁不是被雷劈后,憋了一肚子话不吐不快,但话到嘴边真不知该讲哪一句。

前车之鉴,历历在目。

从废太子到胤禩被夺爵圈禁,皇上哪次不是朝纲独断。

他们也曾经相信皇上说大家集体推举新君人选,但获得高票的老八又如何?现在是被夺爵,和胤礽一样都被圈禁了。

那些掺和进皇位之争的臣子们又怎么样了?

支持胤礽、支持老八的那些官员或杀或贬。从索额图到阿灵阿,一夜间跌倒的重臣还少吗?

一次、一次、再一次,傻子也学乖了。

今时今日,能来参加康熙寿宴的人也没几个傻子了。

李光地为首的权臣们尽可能快速地调整了表情。

刚刚呆若木鸡的肯定不是他们,像他们这般的聪明人怎么可能被皇上禅位消息给弄傻了。

康熙宣布老四继位,其实也在情理之中。

众臣找不到反驳的理由。仔细想一想,雍亲王身上找不到不适合继位的缺点。德才兼备是真,为国为民是真。

何况,今日不同往日。皇上年过六十,也确实到了必须考虑继任者的时候。

“臣谨遵皇上圣旨。”

李光地先表态了。

康熙的态度是铁了心要退位。这是他筹谋已久的圈套,等着大家往里跳,谁敢说不就别想好了。

既然劝是劝不住的,那就别再劝了。

但是一朝天子一朝臣,谁没点私心。在场的重臣都希望继续被重用,当然希望康熙做了太上皇也别完全不管事。

于是,很快又说,“只不过,臣聆听皇上教诲数十年,舍不得皇上啊!恳请皇上继续鞭策臣上进,为臣指明前路。”

其余人刷刷跪下,纷纷附议。

左一个歌颂皇上的政绩,右一个老泪纵横不愿皇上离开。

简单总结一句话,康熙虽然想搞退位,但人别离开紫禁城,继续不五时上朝指点他们。

康熙:呵呵——

留下来做什么?支持老臣与老四对着干?

然后把老四逼急了,成为大清史上第一个离家出走的皇帝,说不定走到北极去。起因是叫他爹别退位,他爹不听劝,退了却又不全退。

谁会蠢到这般地步?

康熙没搭理这群假悲伤的臣子们,而是把目光投向了其他儿子们。

胤礽就像是丢了魂,整个人僵硬如死尸般坐在位置上。

自被废太子位,六年过去。

每日浑浑噩噩,苟且偷生,他以为不会再痛苦了。但今天康熙的禅位之言,竟是如剔骨钢刀,一刀刀扎得他痛彻心扉。

过往种种如梦幻泡影,打脑海里似走马灯跑过。

年幼时,康熙无微不至的宠爱;少年时,康熙许他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特权。

直至青年后,父子之间矛盾越来越深,争斗越来越不择手段,昔日感情渐渐被磨平到一丝不剩。

孝道让位于权力,曾经的敬畏反而滋生出弑父野心。

从不后悔那一次次夺权之争,只恨成王败寇没能最终获胜,圈禁六年已经明白再无可能翻身。

此刻,居然还会打心底难过。

原来自己并不是汗阿玛最爱的孩子。

胤礽觉得心脏似乎破了一个很大的洞,有什么东西彻底失去了。他也不知道痛苦的根源究竟是什么?

是为半生争斗失败而难过吗?

还是伤心于康熙心甘情愿禅位给老四,表明老四才是他最宠爱的孩子,所以愿意给老四至高无上的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