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吧,跟六十几公斤重的g-08相比,它确实是很轻了。
说白了,g-08/15就是g-08减重后的产物,重量虽然大大减轻了,但并没有什么卵用,它还是没有办法伴随步兵进攻。德国的军工专家没办法了,只好继续爆肝,在g-08/15的基本上继续减减减,最后放弃了冷水套,顺应潮流采用气冷模式,终于成功地将g-08/15从空枪重二十公斤肝到了十四点五公斤,总算有点轻机枪的样了。这就是名不见经传的g-08/18,它是在1918年研制成功,是一战时期德国最成功的一款轻机枪了。
可惜,也是在这一年,德国战败了,g-08/18压根就来不及上战场,德国便投降了。这款原本应该大放异彩的机枪就这样销声匿迹,除了后来芬兰订购了一百来挺多外,就再没翻起什么波澜。不过,它却成了德国机枪研究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分水岭,后来的g-13、g-15、g-30,都是由它改进而成的,持续十几年的魔改终于整出了一件可怕的杀戮利器:g-34和g-34的改进型g-42,这是二战盟军步兵的噩梦。
李思明最想要的其实是g-42,理论射速每分钟一千五百发的大杀器哟,想想都带劲。不过g-42技术难度是相当高的,而且吃子弹的速度堪称恐怖,根本就玩不起,只能退求其次,整g-42的爷爷辈,g-08/18,有这个也足够他在东亚这一亩三分地称王称霸了。
然而,这位“老爷爷”可不是那么好弄的,比如说莱茵哈特,他就坚定的认为这样的机枪完全是脱离现实的患想。这也不能怪他们,毕竟在这年代的人看来,重机枪就应该是死重死重的,你要求一挺机枪具备轻机枪的份量和重机枪的威力,那不是开玩笑嘛!
“莫非德国兵工厂连接受挑战的勇气都没有?”李思明懒得跟他废话,直接激将法。
莱茵哈特怒哼一声:“谁说我们没有勇气接受挑战的?论在机械设计方面的天赋,我们认第二就没有人敢认第一!”
李思明扬扬眉毛:“那为什么口口声声都说不可能?这可不像是有接受挑战的勇气的表现!”
莱茵哈特咬牙说:“好啊,我们接受这个挑战!最多一年时间,你就会看到我们在枪械设计方面的实力到底如何了!”
李思明说:“我拭目以待。”
用激将法迫使德国佬接受了这个苛刻的研究任务之后,李思明吹着口哨,带上王小曼、刘星他们踏上归途。他已经在上海逗留了一个来月,必须得回去了,新沂河工程还等着他回去主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