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他说这段话,有着安慰曹操和诸臣的意味,但也不是无的放矢。
至于后来的刺客,也不是曹操这方策划的,而是被孙策杀死的许贡的门人。
若孙策不死,这三国的历史,恐怕真的要全篇改写了。
英杰早亡,纵身处敌营,亦让人叹惋。
是夜,崔颂沉眠入梦,意外地见到了老熟人。
另一个“崔颂”坐在不远处的一张沙发上,随意翻看一本物理杂志。
他与“崔颂”已有好多年不曾相见,可“崔颂”还是一如当年的模样,并未有明显的变化。
崔颂恍然,这大概是科幻中说的,“时间流速的不同”?
作者有话要说: [1]11字引自《三国志》
第145章 疑问
见到崔颂, “崔颂”拍了拍身旁的沙发,示意他过来坐。
崔颂依言过去, 坐在他身边。
比起恍若隔世的崔颂,“崔颂”几乎第一时间便接受了老朋友来拜访自己的事,给他上了一杯热茶。
片刻,“崔颂”问:“你那边什么时候了?”
崔颂答:“建安五年(公元200年)。”
“崔颂”已在现代利用课余时间囫囵读完了整本《三国志》, 闻言叹了一声:“家父家母……志才与季 可好?”
“都好。”崔颂将所有人的近况简述了一遍, 反问,“我父母和兄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