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汉史钟离战吐蕃

济公传奇 王钟亭 3244 字 12天前

第358章 汉史钟离战吐蕃

却说秦朝被项羽与刘邦所灭,至此楚汉两界,各安天下。后来汉高祖刘邦杀项羽,建立了汉朝,定都于长安。

汉高祖刘邦在位仅七年就去世了,享年六十二岁。

汉高祖刘邦死后,由其子刘盈继任登基为皇帝,也就是历史上的汉惠帝。

刘盈虽然登基成为汉朝新的一任皇帝,但是他的母亲太后吕雉专制独权 ,名为皇帝,却不得半分自由喜乐。

吕后嫁给刘邦时,刘邦已经有一个非婚儿子刘肥,而且家中贫困,吕后不得不亲自下田耕作,承担家庭重担。刘邦发迹后,戚夫人以其美貌和才艺赢得了刘邦的宠爱,刘邦无论行军打仗还是登基后都带着戚夫人,这使得吕后感到被冷落和忽视。

刘邦曾多次表示要废掉太子刘盈,改立戚夫人的儿子刘如意为太子。这一举动触动了吕后的底线,因为她深知传统宗法制度下太子之位应由嫡长子继承,刘邦的行为让她感到自己的地位和儿子的未来受到威胁。

刘邦去世后,吕后掌握了实际权力,她对戚夫人进行了残酷的报复。戚夫人被囚禁、折磨,最终被做成人彘,并且毒死了戚夫人的儿子赵王刘如意。

吕后杀死戚夫人和刘邦三儿子赵王刘如意。并且还带着儿子汉惠帝刘盈去猪圈里看自己当初的“政敌”戚夫人被砍掉手脚挖去双眼,身上都是屎尿污秽不堪的样子。汉惠帝刘盈看见后,觉得自己的母亲太过残忍狠毒,当场被吓出大病。从此以后,常饮酒淫乐,不理政事,将朝政委托给母亲吕太后。

为了进一步巩固吕氏家族的权力,吕后安排刘盈娶自己的外甥女张嫣为皇后。吕后为了确保刘盈与吕后家族的联系更加紧密,从而更好地掌控朝政。?

由于张嫣年纪太小,一直未能怀孕,吕后便设计让她假装怀孕,并谎称张嫣生下了刘盈的儿子刘恭,实际上这个孩子是刘盈与其他宫女生下的。这一系列操作不仅掩盖了张嫣无法生育的事实,还进一步巩固了吕后的权力基础。

这种安排对刘盈的心理造成了极大的冲击,他对此极为不满,但是面对母亲的专制,他无可奈何,始终不愿意与张嫣同房。吕后的这一决策体现了她对权力的极度渴望和对朝政的严格控制。

刘盈在位、吕后垂帘的期间先后以萧何、曹参为相,尊崇黄老之学,废除“挟书律”,使思想文化的发展摆脱限制,各种学说思想逐渐活跃,受到压抑的儒家思想重新开始传播;外交上,继续与匈奴实行和亲政策,维系与南越关系,立东越摇为东海王。但另一方面,刘盈下诏“令民得卖爵”,开启了汉代卖官鬻爵的先河。

汉惠帝刘盈在母亲吕后的专权期间,汉朝当时的经济、文化、人口等方面所采取的措施,促使西汉初年的经济继续健康地向前发展。其在位期间,国内安定,边境和平。汉惠帝七年(前188年)在未央宫去世,谥号孝惠皇帝,葬于安陵。

汉惠帝驾崩后,吕雉先后拥立前少帝与后少帝,两度临朝称制,成为了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第一位临朝称制的女性,与唐朝的武则天齐名为“吕武”。

高祖皇后吕雉在位八年(公元前180年),高后吕雉因“病犬祸”而去世(据说就是得了患狂犬病去世的。流传民间的说法是赵王如意为了报仇,投胎成一只大狗把吕后咬成重伤,最后不治身亡。),与刘邦合葬于长陵。临终前将兵权交给吕家。

?在吕后去世后,吕氏家族因为掌握军权和皇权,引发了刘氏集团的反弹,最终导致了吕氏家族的灭族。

吕家势力被一并铲除后,诸臣迎接代王刘恒回长安登基为皇帝,史称汉文帝。

汉文帝刘恒(前203年-前157年) ,西汉开国皇帝刘邦第四子,母为薄姬。汉朝第五个皇帝。

汉高祖十一年(前196年),陈豨叛乱被镇压,刘恒被封为代王。后跟母亲在封地居住。

刘邦逝世后,政权一度被吕太后控制,刘邦的其他儿子纷纷被杀,刘恒因为僻居远方,且谦恭谨慎,时人看其没有竞争皇位的可能,侥幸活了下来。

吕太后死后,元老勋臣们平定“诸吕之乱”,把刘恒推上皇位。即位后,刘恒执行“与民休息”的政策,重视农业,劝课农桑,减轻田租、赋役和刑狱,废除肉刑,取消过关用传(符证)制度,弛山泽之禁;然而刘恒疏于军备,致使匈奴兵临长安,火烧回中宫;进一步分封诸侯王,加重了西汉“枝强干弱”之势;又恢复夷三族令,将新垣平灭族,成为了政治论议中的坏典型;同时迷信鬼神,宠溺宦官,纵容宦官乱政,斥逐贾谊等贤臣,宠爱佞幸邓通而一改节俭作风,甚至放弃盐铁官营与铸币权,助涨了地方豪强势力,加剧了土地兼并与贫富差距,导致“豪强之暴,酷于亡秦”、诸侯国经济实力大增,为后来的七国之乱埋下了隐患。

小主,

公元前157年6月,汉文帝刘恒病重。不久汉文帝刘恒病死于长安未央宫,葬于霸陵,时年四十六岁。在位二十三年死后的庙号为太宗,谥号为文帝。

汉文帝与继任的儿子汉景帝在位的时候,与民休息,轻薄徭,国家稳定,社会繁荣,历史上称之为“文景之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