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小事解决就好
杨元奇清楚一旦仁多保忠与蔡京有了实质性接触,盐州会和定边保持友好关系,仅此而已。
杨元奇和仁多保忠上次会面,直言过想要盐州,现在想来逼得对方太甚。权势才是衡量一个人开价的基础,起码仁多保忠认为杨家没这个权利。
杨元奇问戴宗:“当年太原时候,北水帮是怎么看待杨家的?”
戴宗支支吾吾不好答。
杨元奇说:“看来不会好,说来听听,也许现在仁多保忠也这么看。”
戴宗恍然大悟说道:“少爷,北水帮当时认为你太不自量力,不过是借着老爷的权势,就一个将门纨绔罢了。大家虑着的不是你,而是还未到太原的老爷,转运司签判督漕运的职务才是北水帮接触你的理由。”
这事一通百通,戴宗继续道:“仁多保忠认为定边的确有实力,但所有的一切更应该基于大宋。对,哪怕他想言和,我们是最有可能执行开封最终决定的人,只是这个决定也是开封下的。”
杨元奇明白是他高估了杨家在别人眼中的地位,杨元奇在做所有判定的时候,基于两个自以为是,一是大宋对西夏有绝对的战略优势,一是定边对盐州有压倒性优势。这两个自以为在仁多保忠那里却是不成立的,这两条他只会认为自己处于劣势,不是绝对,他有谈的资本,所以他才谈嘛。
杨元奇苦笑,大宋中枢容得下杨家在定边,不一样基于这个判断,定边不过是大宋偏远边境一隅,影响不了大宋什么。或许中枢不愿杨家在定边成势最深考量是担心影响其他将门。折家那是历史形成的,杨家要是能要定边,其他将门呢,是不是也能要边境一个州府?这才是中枢有强大意愿压制杨家的根本,他们不能轻易开这个口子。
杨元奇说:“戴老板,你这一行有收获啊。哈哈……哈哈!”
戴宗不知道自己收获何在,他这次邀约可以说是铩羽而归。
杨元奇不在乎盐州的态度,他发现自己忽略了很重要的点,不是仁多保忠这边,而是开封。开封认为定边有上万精锐,这些精锐以杨家马首是瞻,也就如此,再无其他。要是杨家为国牧守边疆,定边给得起,极有可能盐州也给得起。这有点像吕梁山外折家,那里府州是折家世袭之地,另外麟州和丰州亦然受折家影响极深,但他们同样得背靠大宋。别说辽朝,西夏都能把他们压死。杨元奇懂了,杨家只要以一个非常自然且符合态势的发展拥有盐州,中枢亦然会认。中枢真正想压制的是不能让所有将门都有折家的想法。
杨元奇说:“让仁多保忠和开封好好谈着吧。不过你记得,定边该有的动作要有,多找机会去和盐州接触就好。相信西夏兀卒和那位皇后不是傻的?!其他事,放一放就好。”反正仁多保忠和开封有勾连是事实,定边添油加醋就是,西夏皇宫比定边会着急的。既然定边刮不起风,等风来还是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