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新疆省
话说那清政府啊,一看伊犁问题闹得这么大,心里头那个慌啊,就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赶紧开会商讨,这一商讨可好,最后决定把左宗棠这老将先调回京。左宗棠是谁啊?那可是镇守新疆的一把好手,沙俄一看他被召回了,心里还犯嘀咕呢,以为中国要动兵了,其实啊,沙俄刚打完俄土战争,财政都枯竭了,跟个空壳子似的。迫于形势,不得不在原来的立场上退一步。
这一退可好,一八八一年的2月24号,以左宗棠在新疆布防为后盾,曾纪泽那是据理力争,清政府终于和俄国签订了《中俄伊犁条约》。这个条约啊,虽然还是不平等条约,但比之前完颜崇厚签的那个好多了,中国好歹争取回了部分主权和领土。有个英国外交官还评论说:“中国这次迫使俄国做出了他从未做过的事儿,把已经吞下去的领土又吐出来了!”这话说得,就跟看了一场大戏似的。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间便来到了第二年。经过漫长而艰苦的谈判与交涉,沙俄方面最终同意正式归还伊犁地区。至此,这场围绕着伊犁归属问题展开的激烈纷争总算画上了一个句号,一切都尘埃落定。
此时此刻,左宗棠正担任着闽浙总督一职。他所统领的军队当中,绝大部分士兵皆来自于湖南地区,也就是人们口中常说的“湘军”。这些英勇无畏的战士们个个精神抖擞、斗志昂扬。尤其是那些被派往新疆驻守的年轻小伙子们,更是充满朝气和活力。他们身强体壮、动作敏捷,犹如猛虎下山一般,令人望而生畏。在广袤无垠的边疆土地上,这些湖南籍的士兵们不畏艰难险阻,日夜坚守岗位,为保卫祖国的领土完整和人民的安宁付出了辛勤的努力。
有一天啊,一个湖南的秀才,名叫杨昌浚,千里迢迢跑来投奔他。左宗棠自己只是个举人,没考中过进士,心里头有点小九九,不太喜欢用学历比自己高的。一看这秀才来了,嘿,还是个举人以下的学历,心里头那个乐啊,就像捡了宝似的。
他斜睨着眼前这位文质彬彬的秀才,满脸狐疑地问道:“嘿,我说你这家伙,你到底会些什么玩意儿啊?怎么就想到跑过来投奔我呢?”只见那秀才微微一笑,清了清嗓子,不紧不慢地开口说道:“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渡玉关。”
话音刚落,左宗棠不禁瞪大了眼睛,嘴巴也微微张开,整个人仿佛被定住了一般。过了片刻,他才如梦初醒般回过神来,兴奋得手舞足蹈,嘴里不停地念叨着:“哎呀妈呀,这话说得真是太妙啦!简直说到我的心坎里去了!”此时此刻,左宗棠感觉自己浑身上下每一个毛孔都舒展开来,欢快地呼吸着,心中的喜悦之情犹如决堤的洪水一般汹涌澎湃。那种美妙的感觉,就像是大热天里猛地灌下一大碗冰镇酸梅汤,又或者是寒冬腊月里裹着一床温暖柔软的棉被,让人从内到外都感到无比舒适和满足。
他激动得连连点头,对秀才赞不绝口:“哎,这‘湖湘子弟满天山’一句,实在是精妙绝伦啊!说得太好了!太好了!”一边说着,一边还用手轻轻拍打着秀才的肩膀,那副样子活脱脱就是一个得到了稀世珍宝的孩子,满心欢喜,爱不释手。
这位秀才说出的那句话呀,犹如一道神奇的光芒照亮了整个场面!那话语就像一把金钥匙,瞬间打开了左宗棠心中的欢乐之门,让他笑得合不拢嘴,甚至连牙齿都露出来而眼睛却被挤得看不见啦!这一幕简直让人忍俊不禁。
也正是因为这句话,湖南人在遥远的新疆土地上深深地烙下了属于他们的印记。时至今日,当我们漫步于新疆的大街小巷,探寻那些汉族人家的渊源时,会惊讶地发现许多人的祖上竟然可以追溯到湖南。这种血脉与文化的传承,仿佛一条无形的纽带,将相隔千里的两地紧密相连。
想想看,仅仅凭借一句简单的话,便能令威名赫赫的左宗棠如此开怀大笑,同时又为湖南人在新疆开辟出一片广阔的天地,使其得以在此落地生根、开枝散叶。不得不说,这位秀才实在是太厉害了!其才华和智慧当真令人钦佩不已啊!
左宗棠啊,说起这位人物,人们往往只将其视为能征善战、冲锋陷阵的沙场猛将,但若是仅仅如此看待他,那就真可谓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大错特错啦!实际上,左宗棠不仅在军事领域有着卓越的才能和赫赫战功,更是一位精通治国理政之道的行家里手,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他堪称是无所不能的“全能选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