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何颙看在眼里,痛在心里,见那出身汝南袁氏大族,母亲贵为公主的袁术如此不求上进,摇头叹息,又转而叫起了曹瞒:“曹吉利,你来说!”

他也没指望曹瞒能回答这样的问题,像袁术与曹瞒这样惹是生非的学生,在何颙心目中已经打上了差生的标签。

这两孩子,全都是家世不错,由家长带来太学混资历的,等太学的顺风车将他们送上官场,再谋个一官半职,这辈子也就这样了。

何颙严厉无情的眼底闪过一抹忧思与悲哀,为的是如今太学越来越浮夸的风气,忧得是国家的未来。

太学,那可是未来大汉帝国肱骨之臣的摇篮地,这里的学生们全都是他们未来的接/班人,这让眼睁睁看着学生质量一代不如一代却又无可奈何的何颙情何以堪?

曹瞒被喊地站了起来,他面露不解之色。

先生为什么要问小孩子启蒙的问题呢?

孔圣人的这句论语,他七岁的时候就跟着美人先生们学习过了。

看到他这副表情,何颙刚想顺势训斥他们二人,却听曹瞒流利地将这句话的解释给直白说了出来。

“哦?你竟然知道?”何颙露出意外的神色,微微挑了挑眉,接着问道:“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此句何解?”

曹瞒又说出了解释,何颙点了点头:“你倒是挺会三心二意。”

说的是他边与袁术较劲,边竖起耳朵听他讲课。

何颙不由重新打量起了曹瞒,这孩子,粉雕玉琢的,有一双明亮单纯的眼睛。

他暗暗点头:天资不错,只希望日后能将他引到正道上,莫要走了歪路。

班级里其他同学也纷纷露出了意外的神色,原以为曹瞒是个不学无术的纨绔子,没想到他也会认真听课?

何颙沉重的心情稍稍缓解,他批评了袁术几句,又打了他掌心一戒尺,缓缓从二人身边走过,继续说起了今日的课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