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曹瞒接口道:“宦官们怎么可能委任有才华的人来管理地方?!所谓地关系户,全都是一群光吃饭不干活地蛀虫啊!”

荀绲:“是啊!他们做官以后,只会一味征税、敛财、侵占良田、为祸乡里!”

曹瞒听得火冒三丈:“这还有没有枉法,难道没有人来办他们吗?就任由他们将地方治理成这副样子?”

“谁来办他们呢?”荀绲道:“敢办他们的文人,都已经被贬官,遭遇了‘党锢’。”

党锢带来的危害竟然这么大?!

也许是曹瞒表情太夸张,荀绲反而安慰道:“各地方还是有才能过人的官员,再不济,还有御使来督查这些。”

“如果御使也被他们收买了呢?”曹瞒试探问道:“还有其他的办法能改变这种现状吗?”

荀绲瞥了曹瞒一眼:“那么恐怕要等文人们再次胜过宦官,才能扭转局势。”

荀彧欲言又止:“可是……文人与宦官之间地斗争持续了几十年,以曾经发生的事来看,文人掌权以后,也没有好好将地方治理好啊!”

荀绲沉默片刻,有些无奈于儿子的耿直,他揉了揉眉心:“即便如此,天下也不该是由宦官的党羽来治理。”

“宦官有党羽,朝臣也有党羽,一直以来都争斗不休,不好好治理国家,吃着百姓们交纳税收上缴的俸禄不够,还要贪污、搜刮民脂民膏,为了眼前的利益勾心斗角,这是长远之计吗?”曹瞒对此产生了深深的怀疑:“没有人来治理国家,百姓们都快饿死了,国家不会生乱吗?”

荀绲不能回答曹瞒的疑惑,他轻叹一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吉利对《孟子》的学习,已经学透了,将它们装在了心里,而其他人,或许早已经忘记了当初学习圣人之言时的虔诚。”

话题一时间有些沉重,荀彧看了看父亲,又看了看表情并不好看的曹瞒,低头思考起来:“若是陛下能够下令彻查,还有多好。”

曹瞒心中一动,很快又拢下了脑袋,他摸了摸荀彧的头,一脸同情道:“小彧还是太天真了,涉世未深啊!若是下令彻查就能解决问题那倒好了,怕只怕即便下令去查,他们也一样能相处欺上瞒下的法子,阳奉阴违。这里面,涉及到太多人的利益了。认真去彻查的人或许还没查到东西,就已经被人害了。”

曹瞒能够有这样的认识,超出了荀绲意料之外,他高看了曹瞒一眼,颔首赞同道:“不错,正是这个理。”

曹瞒又道:“除非陛下能够派出足够镇得住场子的人,比如段子,用军队,将那些敢于反抗的豪门贵族全部都杀掉!”

他越说越兴奋,觉得自己说的实在是太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