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嵩就像是检查作业一般,吹毛求疵地将曹瞒的报告给批评了个遍,最终又道:“你这最后吹捧陛下吹得不错,就这么办。”
最终,曹嵩还算满意地点点头:“大致没什么问题了,细节上改一改就好。”
曹瞒早就料到会如此,笑嘻嘻地接过报告改正,再给曹嵩查看。
一旦这报告呈上去,将有一部分宦官倒霉,也将有一部分朝臣被牵连。
曹瞒的报告成品,先是由他交到太学总长的手中,而后由总长送往尚书令,再经过宦官之手,最终到达帝王案上。
在桥玄看来,太学生的报告无非是一些千篇一律的文章,多是写一些空乏的圣人之言,没什么值得看的。
他将那些报告们汇合起来,与一众太学教员们大致浏览筛选,大部分报告都批了通过。
“桥总长,你来看看这篇报告,”小学部总长何颙手中拿着曹瞒的报告,严肃地将这篇报告递交给了桥玄。
在所有歌功颂德或满是空乏之言的报告之中,突然出现一篇诉说民生疾苦的,也难怪何颙感到意外。
桥玄见罢,递给了其他教员观览,众人一一看过,纷纷窃窃私语:“这曹吉利,可真是什么都敢做,什么都敢说,听说他真的亲自去壮游了!”
“太过率真,过刚则易折啊!”小徐子叹道:“这篇报告他敢交上来,却让我们为难,这到底是给通过还是不给通过?”
桥玄干脆道:“又什么可为难的,学子一片爱民之心,这是值得鼓励的事,我大汉未来又将诞生一位治世之臣,这是好事!给批准。”
“可若是如此,是否会影响曹吉利的仕途?他会被人当作眼中钉、肉中刺,甚至会影响到他父亲。”何颙担忧道。
“就不信大司农不会看他所写的报告,给通过就是了,”桥玄摆了摆手:“若当真不能被陛下看见的内容,宦官们会拦下来的。”
听他提起压在他们头顶的宦官们,众教员脸色并不好看。
“只希望这封报告能够到达陛下手中吧!荥阳叛乱我也听说了,这次饥荒饿死了不少人,哎。”
洛阳之外的凄苦景象,令何颙感到无力,他一介文人,只能在太学教教学生,教他们读圣贤书,别的什么都做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