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黄巾主力致力于攻击官府与豪强,在穷苦百姓之中受到拥戴,却得罪了真正拥有部曲的当地大族,大难之下,豪族之间纷纷联合,形成了一波不小的军队规模,以各家部曲为主体,对抗黄巾军的侵扰。

没能见到曾经认识的熟人,曹操怅然若失,心中越发不安,他想要知道颍川学堂怎么样了?

而相对来说,距离洛阳稍稍近一些的荥阳,在司马隽的治理之下保持着还算完整的防护,百姓们还能够正常耕种活动。

兵祸战乱,令颍川满目疮痍,无人耕种,无人清理,破得就像是被废弃的垃圾。

曹操再次冒着要与主帅争执的风险去与皇甫嵩建议:“皇甫将军,做将军的,除了要保境,还要安民啊!我们每到一处杀死那么多黄巾,却不对当地的民众进行安抚,当官应当安民如子,您做过北地太守,应该不会不明白这个道理。现在我们已经进攻到了颍川,与董卓、卢植二人所在的军队汇合也不远了。”

从地理位置上而言,他们再往北面走,就能与正在和黄巾主力交锋的董卢二人所率联军相遇。

主将之间不能争执过火,更不能在战场之上闹不同的计谋,你指挥东边,我指挥西边那是大忌,容易引起军心、士气涣散。

曹操的识趣之处在于,他只与皇甫嵩关起门来争,底层兵卒们不知道,副将们却是遭了殃。

皇甫嵩这次并未与曹操争,而是静下心来沉吟思索了片刻,点了点头:“你的建议,本将采纳了。”

曹操顿时面露惊喜之色,意外与惊喜凝固在脸上,惹来皇甫嵩冷哼一声。

“以你之前给我的刺头印象,我甚至以为在战场之上你都会反驳我的决定,甚至与我对着干,”皇甫嵩淡淡道:“没想到你还能沉得住气,无论是让你断后掩埋尸体,还是负责运输粮食,没见你反抗军令过。”

这也是皇甫嵩对曹操改观的原因,就他所见的,那些自命清高有才华的权贵子弟,极没眼色,战场上不是如同孬种缩在后面保命,就是不顾后果得冲在前面,这两个极端现象是皇甫嵩为将见识了无数次的情况。若曹操仗着家室与他顶嘴,质疑一军主将的军策,他定会下狠手去惩治违抗军令的人!

相反,曹操乖乖听话,让他做什么他都认真完美地去完成,皇甫嵩反而要高看他一眼沉得住气。

就是这固执的脾性,与那满口安民如子的桥大石头如出一辙。

几个月下来,足够让皇甫嵩摸透曹操是个怎样的人,他淡淡问及曹操:“你有一身不凡的武艺,冲锋阵前的时候无往不利,我却让你去断后,掩埋尸体,让你去勘查地形,你不觉得是在浪费你一身武艺吗?难道你没有一点怨气?”

曹操惊讶道:“皇甫将军为什么要这么说?我们现在是在打仗,战争之中,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缺一不可,想要获胜,不是单单冲锋就能赢的。有头没尾,一样是一条死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