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既然文若有把握,那我就不多嘴了,以后就让阿宏来找你,政务之上的事情,你若是忙不过来,不如拉阿宏一起做,他可以。”
曹操说的是他可以帮荀彧分担,在荀彧理解中,曹操给了允许曹宏接触朝政的通行令,他严肃地点了点头,心里想着一定好好教导曹宏这方面的事。
却说许昌朝堂内部少了董承,原先的帝王旧臣党羽们全都收敛了自身,一个个都安静如鸡,就连帝王刘协都乖顺地不同寻常。
曹操去皇宫走了一趟,见刘协沉溺于享乐,不悦地将他从美人堆里拉扯出来,如同长辈一样训斥刘协:“年纪轻轻沉溺享乐,平白浪费了光阴,有这些时间,何不学习知识?”
刘协一脸懵,委屈地不行。
他都沉溺享乐麻痹自己了,还不行吗?还学习?学了做什么,学了以后等着被曹操猜忌干掉吗?
少年帝王不发一言,表情凝固,眼中流露出一丝诧异与疑惑,待曹操指责他不思进取,他底下了头,没有为自己辩解一句话,私心里对曹操的恐惧丝毫不曾减退,反而愈演愈烈。
曹操皱了皱眉,回司空府拎了几位文人来轮流为刘协讲课,那几个被选中的文人也是一头雾水,这到底是教,还是不教?
朝政内务全都是曹操来负责,治国大权也捏在他的手中,文人们猜测,主公必定是不希望陛下懂得帝王之道的,难道主公叫他们授课,是为了给陛下教授经学?
曹操嘱咐道:“许昌新建的太学教授学生们什么,你们在宫中就教授陛下什么。”
在他看来,他在曾经的洛阳太学学习的那五年大学课程是基础中的基础,最好人人都学会,若是能培养出来全能的人才,就更好了,多少地方官都是洛阳太学培养出来的啊!
不久,下属们又来报:“曹司空,许昌太学建成了!”
曹操亲自去视察了许昌太学,其中的建筑模式与管理经验全都参照着当年的洛阳太学,他将小学设置在北面的外围,北中是学子们住的地方,最中央是大学,其中,小学、大学中心分别建设了藏书阁,按照年龄来分藏书多寡,南面是一道墙,宏伟的大门屹立在那边,只有学子们能够进入,时人认为一心读圣贤书的学子们需要清净的环境来苦修,曹操的却觉得,在学习之余唯有进行交流,才能学以致用,更好地将知识融会贯通,于是他命人在南门外设置了广阔的场地。
以前有洛阳文会,现在洛阳没落了,那么他就来搞个许昌文会,地点就选在这里。
靠近太学的街道都是买卖文具、书本的地方,在街道外围还设置了商铺,等候买卖商人加入其中。
这些地方建成了,可想而知能成为多么人丁兴旺的地方,如今学校已经建设完毕,只等着教职人员与管理员入驻其中,将太学发展成规模。
曹操着手开始选择负责教育的人,为此,他还兴冲冲去问了曹宏当初是怎么向太学之中送先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