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来心疼自己儿子,狠不下心来锻炼他, 日后就难以培养成才。
在曹操看来,至少他的孩子们有他营造的避风港,在他的治理下能够安稳地成长,苦一些累一些也没什么。
当初曹操自己不也是这样挺过来的?那时候他亲爹困在洛阳城,完全是他一个人在外头经历风雨,还不是练就了这一身钢筋铁骨,磐石心灵,曹操不觉得自己儿子会比自己差到哪里去。
在曹丕加入军营训练以后,曹操时常会差人问起情况,手中也有曹丕的成绩单。
孩子到底年岁小,灵活性可以,骑术也可以,体能勉强及格,估计还是靠着内力硬撑的,唯独力量上要差些,那也是锻炼太少、年纪还小的缘故。
曹操对此还挺满意的,到底是阿宏教育长大的孩子,他也不怕曹丕会吃了亏。他不知道曹宏教了他多少东西,却知道那孩子远没有看上去那么简单。
时隔数月,再次见到曹丕,只觉得面前的少年人宛如脱胎换骨了般。
原先有些阴郁沉闷的气质,基本都消散了,目光清正,昂首挺胸,从精气神上就能看出他的改变。本该阴柔精致的脸由于经常晒太阳,从原本的白皙变成了深黄色,黑了,也长高了!
曹操惊奇地比划了一下身高,哈哈笑了起来,拍着儿子的肩夸奖曹丕道:“子桓好样的,都长得比阿宏要高了!”
曹丕一直以来想要得到父亲的另眼相待,想要曹操夸奖他,今日被他那熊掌拍着肩头,笑容微僵,心情并不雀跃,反而有些看穿了自己父亲的微妙。
他的父亲,其实根本就是缺了根筋吧?
平日里在政务上多么精明一人,在某些地方,有出乎意料的粗神经。
曹丕甚至想着曹操以前做的事,还真有几分不靠谱的蛛丝马迹。
阅历一多,格局就不一样了,曹丕以成年人的眼光来看待自己父亲,觉得他父亲渣得明明白白!
军营中的将领,太学中的先生们,那么多人憧憬着父亲,各自以为受到了主公的宠爱,实则被忘到一边,还矜矜业业为父亲干活。
最惨的就是荀尚书与郭祭酒,搭上一辈子,还各自以为自己在父亲心目中最为重要。能够同时脚踩多条船只而不翻,父亲真乃人中豪杰,是他一辈子都要学习的楷模!
曹操告诉曹丕:“我打算联姻,让你迎娶冀州当地的甄氏次女,比你大一岁,因甄氏投降的罪臣,此女子不可为妻,只能为妾,不知你对此有何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