况且这笔钱远远比不上汗阿玛修宫殿的钱啊!
“此为儿臣第一奏,见臣之谨书近万字份上,愿阿玛勿再揍儿小尻矣,臣亦重颜面。”
写完这些,胤礽等着康熙召见,万分期待地将自己的上奏递给了康熙。
整篇奏书,格式参考的王熙,言辞句式也是参考王熙,前边用词谨慎,通篇读下来还真有几分妙处,乍一看康熙刚嘀咕怎么太子又“不务正业”,待细细读下来,几乎都要被胤礽给说服了。
推广朝官退休之制,倒是免去了他厚赏年迈老臣,抚恤其后人这方面的花销。
康熙眉头舒展看,点了点头:“开始有一点会写文章的样子了。”
!看到后面,独属于胤礽画风的句式扑面而来,这孩子显然是没有崩住自己的文风,直接给写崩了。
这孩子,就不该提早夸他!
胤礽被夸奖后,抬头挺胸,脸颊红扑扑的,康熙见之,即将说出口的训斥话硬是憋了回去。
他深吸一口气,以帝王良好的修养、广博的胸襟战胜了独属于父亲批阅孩子作业爆发出的洪荒之力,此时此刻,他不能再将保成当做是自己孩子,而是将他当做臣子来严肃探讨。
“你将这里修改,这一段删掉,”康熙指点胤礽,严肃御笔朱批,将他的“作业”画的满目红字,最后让胤礽按照他的意思,再以欧阳询体誉抄一遍。
直到胤礽写得令康熙满意,帝王道:“宣保和殿大学士王熙入宫。”
胤礽竖起了耳朵。
等待王熙进宫期间,康熙又让胤礽去上武课,舒展拳脚出一身汗,再沐浴更衣来找他。
待他到达帝王御前,见太子殿下也待在帝王身侧,不疑有他。
皇上如今是摆出了要亲自教授太子的样子,会在议政时带上太子再正常不过了。
而后,王熙躬身拜见帝王,等候康熙提要求。
升诸殿阁大学士之首,虽无宰相之实,却行宰相之事,在王熙之前的杜立德退居幕后多年,不染政务专心修书,而另一位索额图,则权倾朝野,树立党争,被帝王先贬后升,屡次敲打。
保和殿大学士参议军、政,为帝王处理最重要的国家大事,而内乱平息后,帝王将王熙从兵部尚书调任为礼部尚书,恐怕是有意要他从文发展,发挥所长了。
王熙猜测也许帝王是想要编撰什么书目,或者是有什么文教方面的大任务需要他来做。
康熙将胤礽写的文章给了王熙道:“这是太子上奏给朕的文章,朕见之欣喜,认为其可落到于实处,若推行之,也是一桩美事,爱卿不妨也来看看。”
王熙虎躯一震,接过了梁九功呈递上来的文章,下意识去瞧小太子。
小太子正襟危坐于帝王身边,面有惊讶之色,显然也没料到帝王会将这份文章给王熙看,他见留着灰白色山羊胡的老爷爷在看自己,还冲他眨了眨眼。
"
阅读提示:系统检查到无法加载当前章节的下一页内容,请单击屏幕中间,点击右下角或者右上角找到“关闭畅读”按纽即可阅读完整小说内容。,,网址,:
由于各种问题地址更改为ida请大家收藏新地址避免迷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