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2 章 第一零二章

接着,张英、李光地等曾经教授过太子的太傅们一一站出来表示对王熙所提内容的认可,文官之中,反对者鲜少,加之王熙提出,可以先对“国子监”、“各部衙门”进行推行试验,再扩展到“工、农”,而商人所收最高等一系列思想。

胤礽发现,这提议竟然很少有人提出反对,心里暗暗纳闷。

【没有触及到他们!们的利益,反对的人当然少,偶尔一些提出质疑的声音,也是言之有物,与王熙进行探讨,小朋友的爸爸已经动摇啦!如果要建立大清社会保障体系,那也算是变相增进了国家单位的就业岗位,那些被科举制度淹没的大部分举人,都有了可以再次就业的方向。就是这里面初期投入的钱财不会少,凡事从无到有最难了。】

胤礽:有些地方因为被治理的好,不是有基础吗?

康熙的脸色难得没有变黑,而是若有所思。

“然国之医馆兴盛不过近月光景,若要推广此时,恐怕还需培养更多大夫。”

【哎呀,朝堂上的头脑风暴因为王熙的煽动一下子点燃了,小朋友爸爸的工作量又要增加了。】

胤礽深情回答小美:没事的,朝臣中有那么多社畜,都归汗阿玛管,你看看这大殿上有多少矜矜业业的“小毛驴”,汗阿玛伸出手随便抓一只,就是会研磨的好手。

而且等科举完成了,新一届的新鲜血液就能涌入朝廷了,那些青葱一样的年轻壮小伙,将成为新的“社畜”预备。

康熙思索王熙所提的内容,那么多的重点,留在他脑海中最深刻的是“百姓的归附之心”。若此举真能增加百姓的归附之心,比一味地付出财富去救济更加有效果,那么以民之财来养民的说法,则成了可以巩固朝廷统治地位的说法。

康熙喜欢有什么事当朝解决,当即指明朝臣们进行探讨,等到他们探讨出结果,帝王再指定人选进行整合,择日票拟圣旨,再下达六部进行准备。!。

王熙听帝王的意思,已经赞同了他一半的上奏,因为疲倦头疼而皱起的眉头顿时就舒展了开来。

待王熙的上奏解决后,臣子们接着就其他事情进行商讨,当朝上奏。

比如之前一直提到的“龙兴之地”,最近边境不断有贼人涌入烧杀抢掠,颇不安稳。

帝王道:“台湾必为我国统一领土,不可独立于外,此事不允,命姚启圣与施琅接着攻打,找机会登岛。”

接着又提到了黄河漕运,两江提督,诸如此类的诸多国事,胤礽听政听得肚子咕咕叫,却还要维持住自己的储君风度,这一刻,他感觉满朝文武都快成了不食人间烟火,喝花露就能饱的仙人们,他们就感觉不到饿了吗?他肚子的咕噜咕噜声音都快要唱歌啦!

【咳,本来朝政时间应该是持续到十点多就能结束,因为小朋友增加的工作量,导致皇上到了十二点才完成了今天的朝政,所以有因必有果,小朋友造成了因,果就在此体现了。】

小美的声音似乎有些幸灾乐祸,它悄悄告诉胤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