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7 章 第一百二七章

帝王脑袋嗡嗡作响,最终无奈地揉了揉眉心:“好了好了,朕都知道了,别说了。”

开窍是什么,不存在的,在胤礽的脑袋里,这就是生理、是科学、医学。

在康熙点头后,胤礽便将这些防灾自救指南教给了两位弟弟,奇怪的是,四弟弟的反应与汗阿玛好像。

胤礽为此还多看了胤禛两眼,看得胤禛摸了摸自己的脸,颇不自在地问他:“臣弟脸上有什么吗?”

胤礽摸了摸胤禛肉嘟嘟的脸颊,还有他总是严肃脸的眉心,语重心长地说道:“别总是学汗阿玛板着脸,小小年纪的像个小老头儿,你这样以后会显老,显老了就不俊了。”

胤禛抽了抽嘴角,乖乖应下:“二哥教的是。”

心里则暗暗腹诽:太子也到了爱臭美的年纪了。

正如胤禛所想,胤礽确实到了爱臭美的年纪,他开始意识到“俊美”、“男子气概”是多么事关面子的大事,开始像一只小公鸡,展现自己光鲜亮丽地羽毛,不为了吸引谁,只是感觉今天自己依然是那个俊美有气概的男子,胤礽就心情飞扬。

如果说以前在朝臣们面前装成熟稳重,是为了给汗阿玛面子,那么现在的胤礽则是为了自己的形象。

每天早上晨起先!先照一照镜子,看看今天又俊了几分,长高了几分,然后神采奕奕,高高兴兴地去上朝会。

自从派人抄录了那份防灾自救笔记,康熙便将其送往内阁。

内阁朝臣上奏康熙,请奏将此法传达各地宣传,从京城到地方,短短一个月,各地城镇之中的邸报栏上便贴上了这些宣教,每日还有衙门里的人站在邸报栏前读给百姓听。

时间在胤礽教育弟弟中悄然流逝,研究所开展了新一轮研究项目开始。自从陈梦球举荐了杜立德之子杜恭俊后,胤礽便惦记上了此人,他又怀念杜立德临走前说的话,说是有什么事儿可以找他的儿子。

康熙道:“需要有政绩,在当地名望高,且能受上司举荐。”

帝王没有说的是,如果要调任杜恭俊来,只需要他一句话就行,帝王的赏识可比什么政绩、名望、举荐有用的多。

“保成想要朝臣做什么?不如朕给你安排些人,难道仪仗的随行官吏办事能力不行吗?”

“倒也不是,只是正巧梦球为儿臣举荐了杜恭俊,儿臣又想到他是杜太师傅教出来的,心里对他的办事能力有信心。”

胤礽总说身边缺人,人手不足,康熙想了想,对他道:“朕再给你派去个能人,那人你也认识,正是曹寅。”

曹寅是御前侍卫,接替了纳兰性德曾经的职位,最主要的是,他是曹珍的父亲。

胤礽眼睛一亮:“派曹侍卫来,是不是代表阿珍快回来了?”

自从做了手术以后,曹珍就随祖母一同去了江宁,他的祖父曹玺任职江宁织造,在江宁经营多年。

胤礽自从接触政务以后,已经许久都没有想念过曹珍了,现在康熙一提曹寅,对友人的思念顿时汹涌而来,巴不得立刻能与曹珍汇合,心里有数不清的话想要与曹珍讲。

“至于那杜恭俊,待他做出政绩来,朕自会留心,将他调任到京城,这事儿你别插手。”

!免得朝臣们将杜恭俊当成□□羽,这于杜恭俊与胤礽来说都不是好事。

毕竟,朝中的□□羽还有另外一个称呼,名为“索相党羽”。

康熙想了想,发现索额图的党羽们,都被胤礽这个“自己人”给收拾惨了。

他们不仅要负责修路,还要去搞收拾腐烂垃圾,去帮助太医院在各地建立医校,还要帮太子搞定琉璃的需求,太子没钱了他们出钱,太子没人用他们不得不顶上,因为朝臣之中,“索相党羽”为胤礽办事最认真,康熙就开恩让他们去办事。其中有些人默默无闻的做了许久,胤礽至今还不知道那些人的名字……

康熙语重心长地对胤礽道:“对索额图好一些。”毕竟是难得愿意为保成鞠躬尽瘁的老臣,康熙也觉得索额图太不容易了。

胤礽茫然不解:“汗阿玛不是说索相需要负责在京城总理沙皇俄国与大清边境事宜吗?他是不是与明相在互相合作?”

“儿臣哪里对索相不好了?他是儿臣的三姥爷,儿臣关爱他还来不及。”

关爱他,所以把他与纳兰明珠凑在一起“相亲相爱”?

现在索额图与纳兰明珠这对相看两厌的对头为了边境事宜互相联络,二人在对待边境问题上态度难得一致,那种默契令康熙意外。

纳兰明珠与索额图默契,这是康熙今年听到最好笑的笑话了。

这两人还不知道要被对方膈应多久,与厌恶的敌人产生默契,那感觉与吞下一只苍蝇也没什么两样了。

却说自从胤礽扩大了庄子里的研究规模后,昆虫院的研究并未搁置,而是进一步继续下去。

最开始研究的四虫已经投入到了生产之中,昆虫院中留守的研究老农中留下了最优秀的一批,专门留守于昆虫院,为胤礽进行其他的昆虫实验。

他们如今又设立了新的研究目标,去研究蜜蜂的特性。

大清贵族们喜食蜂蜜,尤其是女人们更喜欢蜂蜜这类养颜佳品。

为了供应京城的蜜蜂,大清登!登记在册的蜜丁、蜜户成千上百,养蜂人世世代代传承下来,留下了丰富的养蜂技术,而昆虫院,就蜜蜂的繁殖情况进行研究,希望能够通过不同蜂种的杂交,培育出产蜜量更大,产出蜂蜜更甜蜜的蜂种。比蜂蜜更为珍贵的蜂胶,是后宫中妃嫔们的最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