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就不能指望儿臣会老老实实地跟着沙大人学,去按部就班地历练,那会浪费了小美的资源,也浪费了儿臣这些年学习至今的知识。您放儿臣去礼部,难道不也是希望儿臣能做出些什么?”
康熙面无表情道:“嗯,所以你让人去雇道士们,为的是研究什么?”
“衣食住行,皆与化学有关,水泥的配方,也是靠化学才诞生出来的。因为研究所即将研究出天然化肥,大清的农作物会越来越多,儿臣打算让他们先研究出不伤害作物,但是能灭除四害的‘农『药』’。”
既然是“农『药』”,那就是与大清的国根农业相关,属于“正经事”。
康熙神『色』稍缓,问清楚以后,他倒没有那么生气了。
!这么些年过来了,他早就知道,要阻止保成瞎闹腾是不可能的。这孩子他闲不下来,他天『性』如此,强扭都扭不过来。
康熙已经给锻炼出来了粗壮的神经,在他看来,只要孩子不是闯下惊天动地的大祸,其他的“小打小闹”他也就勉强接受了。
康熙将此事轻拿轻放,思索了一番,终是对胤礽透『露』了些许:“台湾那儿,郑氏的降书已经送到京城了。”
“汤斌说的不错,朕不该过于苛责你,你去礼部这些日子以来所做之事,皆利于大清未来,也向朕与朝臣们证明了你的能力。”
这是自胤礽历练以来,康熙第一次将一件有挑战『性』的大事交到胤礽的手中,与之前查《明史》案不同,接待郑氏入京这样国家层面的大事,在以往都是成年皇子与王爷们负责做的。
康熙敢将这事儿给胤礽来做,胤礽就敢面不改『色』地将活儿接下来!
他比任何人都要向往那片“星辰大海”,开海禁已经成了胤礽心里一直都在惦记的事,如今台湾平了,海禁终于可以开了,对于负责接待、安顿郑氏投降之人,胤礽拍胸保证:“汗阿玛放心,儿臣一定好好接待郑克塽,让他『迷』恋上京城的生活,再也不想回台湾那个穷苦的地方去受罪。”
迎外宾需要哪些准备?
于是,胤礽提出:“儿臣想去兵部看看大哥,顺便看看大清的八旗子弟战斗能力如何,看看大清的骏马有多么高壮,武器有多少先进。”
康熙奇怪:“朕让你负责去接待郑克塽,你要去兵部做什么?”
“有一个既可以展现大清军队威严强悍,又不会吓到外宾的法子,叫做‘阅兵式’。汗阿玛,八旗子弟战力能力强悍,光说谁都会说,重要的是展现出来。”
然而胤礽注定要失望了。
因为大清的八旗军在入关以后的安逸生活中,逐渐丧事了曾经还是游牧民族时的野『性』与凶残,他们的战斗能力正在逐年减弱,取而代之的则是好逸恶劳之风……
"
阅读提示:系统检查到无法加载当前章节的下一页内容,请单击屏幕中间,点击右下角或者右上角找到“关闭畅读”按纽即可阅读完整小说内容。,,网址,:
由于各种问题地址更改为ida请大家收藏新地址避免迷路
。